祭張公洞二首

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 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 沐蘭秪掃地,酌桂佇靈仙。 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堯心:指堯帝的心意,堯是中國古代的聖明君主。
  • 稼穡:指農業,種植和收穫。
  • 精意:虔誠的心意。
  • 山川:指自然界的高山和河流。
  • 神祇:指神靈。
  • 笙鏞:古代的樂器,笙和鏞,這裏指祭祀時使用的音樂。
  • 詔命:帝王的命令。
  • 沐蘭:用蘭草沐浴,象徵清潔。
  • :只。
  • 掃地:清掃地面,準備祭祀。
  • 酌桂:用桂酒祭祀,桂酒是一種香料酒。
  • :等待。
  • 靈仙:指神仙。
  • 拂霧:撥開霧氣,象徵清除障礙。
  • 陳金策:陳列金制的策書,策書是古代的文書。
  • 焚香:燃燒香料,用於祭祀。
  • 玉筵:用玉裝飾的祭壇。

翻譯

堯帝深知農業的重要性,他的虔誠心意環繞着山川。 風雨中的神靈響應着,笙鏞之聲傳達着帝王的命令。 沐蘭之後只待掃地,酌桂酒等待着神仙的到來。 撥開霧氣,陳列金制的策書,焚香拜祭在玉製的祭壇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對自然神靈的敬畏和對農業的重視。通過「堯心知稼穡」展現了古代君主對農業的深刻理解,而「精意繞山川」則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詩中「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描繪了祭祀時的莊嚴氣氛,而「沐蘭秪掃地,酌桂佇靈仙」則細緻地刻畫了祭祀前的準備工作。整首詩通過對祭祀場景的描繪,傳達了古人對神靈的虔誠和對農業的尊重,展現了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