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糴 (dí):買進糧食。
- 鬥糧:一斗糧食,形容糧食數量少。
- 曲屑:酒糟,這裏指釀酒後的殘渣,常用來作爲食物。
- 胡虜:古代對北方民族的蔑稱。
翻譯
耕牛已經吃光了,大片的田地荒蕪,即使有兩兩黃金,也只能買到一斗糧食。聽說皇宮裏的粥連酒糟都沒有,這樣的情況下,不投降胡虜,又怎能填飽飢餓的肚子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晉朝末年國力衰微、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通過「耕牛吃盡大田荒」和「二兩黃金糴鬥糧」的對比,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極度貧困和物資的匱乏。後兩句「御粥又聞無曲屑,不降胡虜奈飢腸」則進一步以皇宮的貧困和民衆的飢餓,暗示了國家的危機和民族的苦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