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繇校書先輩省中寓直
古木重門掩,幽深秖欠溪。
此中真吏隱,何必更巖棲。
名姓鐫幢記,經書逐庫題。
字隨飛蠹缺,階與落星齊。
伴直僧談靜,侵霜蛩韻低。
粘塵賀草沒,剝粉薛禽迷。
衰蘚牆千堵,微陽菊半畦。
鼓殘鴉去北,漏在月沈西。
每憶終南雪,幾登雲閣梯。
時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秖 (zhǐ):只,僅僅。
- 吏隱:指官吏不以權勢自居,過着隱逸般的生活。
- 鐫 (juān):刻,雕刻。
- 幢記:石碑上的銘文。
- 飛蠹:指書蟲,蛀蝕書籍的小蟲。
- 蛩 (qióng):蟋蟀。
- 粘塵:指塵埃粘附。
- 賀草:一種植物,可能指某種草本植物。
- 薛禽:指某種鳥類,具體不詳。
- 衰蘚:指牆上的苔蘚因衰老而脫落。
- 微陽:微弱的陽光。
- 鼓殘:指鼓聲漸漸消失。
- 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指時間流逝。
- 雲閣:高聳入雲的樓閣。
- 搜句:指作詩時尋找合適的詞句。
翻譯
古老的樹木掩映着重重的門戶,幽靜深處只缺一條小溪。 在這裏做官如同隱士,何必再去山林中隱居。 名字刻在石碑上,經書遍佈各個書庫。 字跡隨着書蟲的侵蝕而模糊,臺階與落下的星星齊平。 陪伴着僧人談論靜謐,蟋蟀的鳴叫聲低沉。 塵埃粘附在賀草上,薛禽被剝落的粉末迷惑。 牆上苔蘚因衰老而脫落,半畦的菊花在微弱陽光下。 鼓聲漸漸消失,烏鴉飛向北方,月亮沉下,時間流逝。 常常想起終南山的雪,幾次登上雲閣的梯子。 時常因爲尋找詩句,不惜一次次的攜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吏在古木掩映的官署中的隱逸生活。詩中通過對古木、重門、溪流、石碑、經書等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深邃的氛圍。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詩中的「吏隱」概念,反映了詩人對於官場生活的超然態度,以及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