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發枯:頭髮乾枯,形容生活貧困。
- 窮律韻:盡力追求詩歌的韻律美。
- 合壎篪:壎篪(xūn chí),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裏比喻詩歌和諧悅耳。
- 日月所到處:指無論何處。
- 姓名無不知:名聲廣爲人知。
- 鶯啼謝守壘:謝守,指謝靈運,南朝著名詩人;壘,指謝靈運的故居。
- 苔老謫仙碑:謫仙,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碑,指李白的紀念碑。
- 詩道喪來久:詩歌的傳統已經喪失很久。
- 東歸:指許棠返回宣州。
- 吊之:哀悼,這裏指對詩歌傳統的哀悼。
翻譯
他的頭髮乾枯,生活貧困,但仍然盡力追求詩歌的韻律美,每個字都和諧悅耳。無論他走到哪裏,他的名聲都廣爲人知。他像鶯鳥一樣在謝靈運的故居啼鳴,又像苔蘚覆蓋了李白的紀念碑。詩歌的傳統已經喪失很久,他東歸宣州,是爲了哀悼這一傳統。
賞析
這首詩是林寬對許棠的讚美和哀悼。詩中,「發枯窮律韻,字字合壎篪」描繪了許棠雖然生活貧困,但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不減,其詩歌和諧悅耳,深得人心。後文通過「鶯啼謝守壘,苔老謫仙碑」的比喻,將許棠與歷史上的著名詩人謝靈運和李白相提並論,顯示了對其詩歌才華的高度評價。最後,「詩道喪來久,東歸爲吊之」則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傳統喪失的哀悼,以及對許棠東歸的期待和敬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許棠的讚美,也是對詩歌傳統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