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僕射出節山南
國老出爲將,紅旗入青山。
再招門下生,結束餘病孱。
自笑騎馬醜,強從驅馳間。
顧顧磨天路,嫋嫋鏡下顏。
文魄既飛越,宦情唯等閒。
羨他白麪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報,慎行誠獨艱。
悠悠去住心,兩說何能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國老:指年高望重的國家元老。
- 門下生:指學生或門徒。
- 結束:這裏指整理行裝。
- 餘病孱:餘下的病弱之身。
- 驅馳:奔走效力。
- 顧顧:形容路途遙遠。
- 磨天路:形容道路險峻,彷彿磨天。
- 嫋嫋:形容輕盈柔美的樣子。
- 鏡下顏:指在鏡中看到的自己的容顏。
- 文魄:指文人的精神或才華。
- 宦情:指做官的心情或經歷。
- 等閒:平常,無足輕重的樣子。
- 清朝班:指清廉正直的官員。
- 惜命:珍惜生命。
- 慎行:謹慎行事。
- 悠悠:形容心情或思緒的深遠。
- 去住心:指去留的矛盾心情。
- 兩說:指兩種不同的觀點或選擇。
翻譯
國家的元老出征爲將,紅旗飄揚進入青山之中。 再次召喚他的門下學生,整理行裝,帶着病弱的身體。 自嘲騎馬的樣子醜陋,勉強跟隨在奔走效力之間。 回望那遙遠的道路,彷彿磨天般險峻,輕盈地照見鏡中的容顏。 文人的精神已經飛揚,做官的心情變得平淡無奇。 羨慕那些年輕白麪的人,他們大多是清廉正直的官員。 珍惜生命並非我所報答的,謹慎行事確實艱難。 心中去留的矛盾思緒深遠,兩種觀點怎能輕易刪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國家元老出征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這位元老的敬仰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國老出爲將,紅旗入青山」展現了壯麗的出征場面,而「自笑騎馬醜,強從驅馳間」則透露出詩人自嘲與無奈。詩末的「悠悠去住心,兩說何能刪」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孟郊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