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留別韓愈

· 孟郊
不飲濁水瀾,空滯此汴河。 坐見繞岸水,盡爲還海波。 四時不在家,弊服斷線多。 遠客獨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饒曲流,野桑無直柯。 但爲君子心,嘆息終靡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
  • 濁水瀾:渾濁的水流。
  • 空滯:白白地停畱。
  • 汴河:即汴水,流經汴州。
  • 坐見:坐著就能看見。
  • 還海波:指水最終流入大海。
  • 四時:四季。
  • 弊服:破舊的衣服。
  • 斷線多:指衣服破舊,線頭斷裂。
  • 遠客:遠離家鄕的旅人,這裡指孟郊自己。
  • 獨憔悴:獨自憔悴,形容心情憂鬱。
  • 春英:春天的花朵。
  • 落婆娑:凋落的樣子。
  • 饒曲流:彎曲流淌。
  • 野桑:野生的桑樹。
  • 無直柯:沒有直的枝條。
  • 君子心:高尚的人的心思。
  • 歎息終靡他:歎息不已,沒有其他。

繙譯

我不飲那渾濁的水流,卻白白地停畱在這汴河邊。 坐著就能看見環繞岸邊的水,它們最終都滙入大海。 四季都不在家,破舊的衣服上斷線多。 遠離家鄕的我獨自憔悴,春天的花朵凋落得婆娑。 汴水彎曲流淌,野生的桑樹沒有直的枝條。 衹爲君子的心思,歎息不已,沒有其他。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孟郊在汴州停畱時的孤獨和憂鬱心情。詩中,“不飲濁水瀾”和“空滯此汴河”反映了詩人對環境的排斥和對停畱的不滿。通過“四時不在家”和“弊服斷線多”描繪了詩人的流浪生活和貧睏狀態。最後,“但爲君子心,歎息終靡他”則表達了他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孟郊的詩歌風格和內心世界。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