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言

掬土移山望山盡,投石填海望海滿。持索捕風幾時得,將刀斫水幾時斷。 未若不相知,中心萬仞何由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掬(jū)土:用雙手捧土。,兩手捧取 。
  • 斫(zhuó):砍、削。
  • 萬仞:形容極高或極深。萬,虛指數量多;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爲一仞 。
  • :真誠相待,此處意思爲內心的隔閡消除。

翻譯

捧着土想要移走高山,盼望着高山能夠被移平;把石頭投進大海希望它能被填滿。拿着繩索想要捕捉住風,什麼時候才能抓到呢?用刀去砍水,這水又什麼時候能斷開呢?還不如彼此不認識,不然內心深處像有萬仞高山般的隔閡,如何才能消除啊。

賞析

這首詩以一系列奇特而誇張的意象,如「掬土移山」「投石填海」「持索捕風」「將刀斫水」,展現了人的意願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和難以實現的無奈。這些行爲都是違背常理、無法達成的,詩人藉此來表達人與人之間若存在難以逾越的隔閡,努力去消除卻徒勞無功的心境。「未若不相知」一句轉折,提出還不如最初就不相識,反倒不會有如今的煩惱與無奈。結尾「中心萬仞何由款」感嘆內心如萬仞高山般的距離與隔閡難以消除,形象地傳達出人際關係中那種深沉的痛苦與無助,流露出一種對複雜人際關係的無奈與悲哀之情 。整首詩用詞質樸卻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而沉痛。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