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灃上幽居

一來當復去,猶此厭樊籠。 況我林棲子,朝服坐南宮。 唯獨問啼鳥,還如灃水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灃(fēng)上:在今陝西戶縣東,灃水之畔,是作者曾經居住之地。
  • 樊籠:關鳥獸的籠子,這裏比喻仕途的束縛。 樊(fán)
  • 林棲子:指作者自己,意謂喜愛山林生活的人。
  • 朝服:官員上朝時所穿的禮服。這裏指代在朝廷爲官。
  • 南宮:指尚書省,韋應物當時在此任職。

翻譯

來了之後還是要離去,我依舊厭煩這仕途的樊籠。更何況我原本是喜愛山林之人,現在卻穿着朝服坐在尚書省任職。我只能去詢問那啼叫的鳥兒,心中嚮往的地方是否還如灃水之東(那樣清幽寧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歸隱情懷與對現實仕途的無奈與厭倦。起句「一來當復去,猶此厭樊籠」,直接抒發對仕途生活的厭倦,將官場比作樊籠,點明自己對這種被束縛生活極爲不滿。「況我林棲子,朝服坐南宮」則通過自身前後生活狀態的對比,表明自己本質是熱愛山林的人,卻無奈身着朝服身處官場,蘊含着巨大的矛盾與痛苦。最後「唯獨問啼鳥,還如灃水東」以景語作結,向啼鳥問詢,引發對曾經幽居灃上的美好回憶,暗示渴望迴歸自然的心境,同時以這種委婉的方式強化了全詩的厭仕思歸之情,整個詩歌情感真摯深沉,意境清幽,表現出詩人內心在塵世與山林間的徘徊掙扎 。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