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

拘情病幽鬱,曠志寄高爽。 願言懷名緇,東峯旦夕仰。 始欣雲雨霽,尤悅草木長。 道同有愛弟,披拂恣心賞。 松溪?窱入,石棧夤緣上。 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榜。 密林互對聳,絕壁儼雙敞。 塹峭出蒙籠,墟險臨滉瀁。 稍疑地脈斷,悠若天梯往。 結構罩羣崖,迴環驅萬象。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體空得化元,觀有遺細想。 喧煩困蠛蠓,局蹐疲魍魎。 寸進諒何營,尋直非所枉。 探奇極遙矚,窮妙閟清響。 理會方在今,神開庶殊曩。 茲遊苟不嗣,浩氣竟誰養。 道異誠所希,名賓匪餘仗。 超攄藉外獎,俯默有內朗。 鑑爾揖古風,終焉乃吾黨。 潛軀委繮鎖,高步謝塵坱。 蓄志徒爲勞,追縱將焉仿。 淹留值頹暮,眷戀睇遐壤。 映日雁聯軒,翻雲波泱漭。 殊風紛已萃,鄉路悠且廣。 羈木畏漂浮,離旌倦搖盪。 昔人嘆違志,出處今已兩。 何用期所歸,浮圖有遺像。 幽蹊不盈尺,虛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傳,申旦稽吾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拘情:拘束的情感。
  • 幽鬱:憂愁鬱悶。
  • 曠志:開闊的志向。
  • 名緇:有名的僧人。(zī)。
  • ?(yíng):形容水流回旋。
  • (tiǎo):形容深遠曲折的樣子。
  • (yín)緣:攀緣。
  • (méng):屋脊。
  • (huàng)瀁(yàng):水深廣的樣子。
  • (miè)蠓(měng):一種小飛蟲。
  • 局蹐(jú jí):形容畏縮不安。
  • (wǎng)魎(liǎng):傳說中的山川精怪。
  • 小劫:佛教語,指很短的時間。
  • 大千:「大千世界」的簡稱。
  • 化元:造化的本原。
  • 鑑爾:以此爲鑑。

翻譯

被拘束的情感致使心情憂愁鬱悶,開闊的志向寄託在高遠爽朗之上。希望心懷有名的僧人,對東峯早晚仰望。開始欣喜雲雨停止天氣放晴,尤其高興草木生長。志同道合有親愛的弟弟,撥開枝葉盡情隨心欣賞。松溪邊水流回旋着進入,石棧道攀緣而上。藤蘿葛蔓綿連屋脊,莓苔侵佔着招牌幌子。茂密的樹林相對聳立,絕壁儼然像兩面敞開。崖谷峻峭超出迷濛,廢墟險阻面臨深廣的水面。稍有懷疑地脈斷開,彷彿天梯通往悠遠處。建築籠罩着羣崖,迴旋環繞驅使着千形萬態。短時間瞬間不超過,廣大世界好像在手掌之中。體悟到空才能得到造化本原,觀察到有就會遺漏細微的念想。喧鬧繁雜困擾着小飛蟲,畏縮不安連精怪都疲憊。一點點進步又能有什麼作爲,追尋正直並非所枉費。探尋奇景極目遠望,窮盡妙處寂靜無聲響。領會道理正應當在今天,神思開啓也許與往昔不同。這趟遊樂如果不能延續,浩然之氣到底誰來涵養。道不同確實是所希求的,有名望並非是我所依仗的。超脫俗世憑藉外部的激勵,低頭沉默內心也清朗。以此爲鑑作揖古風,最終與吾輩志同道合。讓身體潛伏於繮繩鎖鏈中,大步離開辭別塵世。蓄養志向徒然是徒勞,追逐仿效又將如何。停留時已到傍晚,眷戀地望着遠方。映着陽光大雁排列在車轅上,翻騰的雲彩波濤浩渺。不同的風俗紛紛已聚集,回鄉的路又悠遠又寬廣。被羈絆的樹木害怕漂浮,離別的旗幟厭倦搖動。過去的人嘆息違背志向,出仕和退隱現在已分開。何須期望所歸去的地方,佛塔中有遺留的佛像。幽靜的小路不滿一尺,空空的屋子也有一丈見方。微妙的言語確實可以流傳,早晨就用額頭叩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法華寺石門精舍的遊歷體驗和感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心境、哲理等多方面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深邃而複雜的情感與思考。從描寫山水風光到闡述佛理哲學,層次豐富。開頭表達了作者渴望擺脫拘束、追尋高遠的心境,與弟同遊時又描繪了優美的景色,如松溪、石棧、絕壁等。對自然的描寫細膩且生動,如「密林互對聳,絕壁儼雙敞」等句,讓人身臨其境。詩中還融入了對人生、世界的思考,如對「小劫」「大千」的感悟,體現了作者對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體風格沉鬱而富有哲理,語言精妙,給人以啓迪和美的享受。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