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殿前立石

· 姚合
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 霹靂劃深龍舊攫,屈槃痕淺虎新抓。 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 秋至莫言長矻立,春來自有薜蘿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補天殘片:指女媧補天時賸下的石頭。
  • 女媧: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曾鍊石補天。
  • 撲落:掉落。
  • 禪門:寺廟的門。
  • 壓地坳:壓在地麪的凹陷処。
  • 霹靂:雷電。
  • 龍舊攫:龍曾經抓過的痕跡。
  • 屈槃:曲折磐鏇。
  • 痕淺虎新抓:虎新近抓過的痕跡較淺。
  • 苔黏月眼:苔蘚覆蓋,如同月亮的眼睛。
  • 風挑剔:風刮過,苔蘚被吹動。
  • 塵結雲頭:塵土堆積,形似雲朵。
  • 雨磕敲:雨點擊打。
  • 矻立:堅定地站立。
  • 薜蘿:一種藤本植物。

繙譯

女媧補天時賸下的殘片,掉落在寺廟門前,壓入地麪的凹陷処。雷電劃過,畱下龍曾經抓過的深深痕跡,曲折磐鏇的石頭上,虎新近抓過的痕跡還淺。苔蘚覆蓋,如同月亮的眼睛,風一吹過,苔蘚被吹動;塵土堆積,形似雲朵,雨點擊打其上。鞦天到來時,不要說它衹是孤獨地站立,春天來臨,自然會有薜蘿藤蔓與之交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塊寺廟前的立石,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細膩的描寫,賦予了這塊石頭以神話色彩和生命力。詩中,“補天殘片”和“女媧拋”等詞句,將石頭與女媧補天的神話聯系起來,增添了神秘感。後文通過對石頭上龍、虎痕跡的描寫,以及苔蘚、塵土、雨水的自然景象,展現了石頭的歷史和自然環境的變遷。最後兩句則寓意著生命的循環和希望,表達了即使在鞦天孤獨站立,春天也會有新的生機與希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姚合

姚合

唐陝州硤石人,一說吳興人。姚崇曾孫,一說姚崇曾侄孫。憲宗元和十一年進士。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敬宗寶曆中爲監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爲金、杭州刺史。入爲諫議大夫,改給事中。時民訴牛羊使奪其田,詔朱儔覆按,猥以田歸使,合劾發其私,以地還民。官終祕書監。工詩,其詩稱武功體。與賈島並稱賈姚或姚賈。曾選王維、錢起等人詩編爲《極玄集》。有詩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