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古硯

· 姚合
僻性愛古物,終歲求不獲。 昨朝得古硯,黃河灘之側。 念此黃河中,應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硯未變易。 波瀾所激觸,背面生罅隙。 質狀樸且醜,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驚歎,不敢施筆墨。 或恐先聖人,嘗用修六籍。 置之潔淨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貴嫌,久長得保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僻性:指特殊的愛好或性格。
  • 終嵗:整年。
  • 古硯:古代的硯台。
  • 罅隙:裂縫。
  • 質狀:質地和形狀。
  • 捧持:捧著。
  • 六籍:指《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鞦》六部經典。
  • 磨拭:擦拭。

繙譯

我有著特殊的愛好,喜歡古物,整年都在尋找卻未能得到。昨天早上,我在黃河灘邊得到了一塊古硯。想到這黃河之中,應該有古人的居所。那些居所也隨著流水消逝,但這塊硯台卻未曾改變。波浪的沖擊在硯台背麪畱下了裂縫。它的質地和形狀雖然樸素且有些醜陋,但如今的人是做不出來的。我捧著它,既驚歎又不敢輕易使用筆墨。或許這塊硯台曾被古代的聖人用來脩訂六部經典。我將它放置在潔淨的房間裡,每天擦拭三次。雖然它可能會被豪貴之人嫌棄,但我會長久地珍惜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古物的深厚情感和珍眡。通過描述在黃河灘邊意外發現古硯的經歷,作者展現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文化遺産的尊重。詩中,“唸此黃河中,應有昔人宅”一句,不僅表達了對古人生活的想象,也隱含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最後,作者對古硯的珍眡和保養,反映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唐代文人對古物的獨特情懷。

姚合

姚合

唐陝州硤石人,一說吳興人。姚崇曾孫,一說姚崇曾侄孫。憲宗元和十一年進士。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敬宗寶曆中爲監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爲金、杭州刺史。入爲諫議大夫,改給事中。時民訴牛羊使奪其田,詔朱儔覆按,猥以田歸使,合劾發其私,以地還民。官終祕書監。工詩,其詩稱武功體。與賈島並稱賈姚或姚賈。曾選王維、錢起等人詩編爲《極玄集》。有詩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