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李丞舊居

盛名天下挹餘芳,棄置終身不拜郎。 詞藻世傳平子賦,園林人比鄭公鄉。 門前墜葉浮秋水,籬外寒皋帶夕陽。 日日青松成古木,秪應來者爲心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汲取,引申爲享受。
  • 餘芳:餘留的香氣,比喻前人的遺風或名聲。
  • 棄置:拋棄,擱置不用。
  • 拜郎:指做官。
  • 詞藻:詩文中精美的字句。
  • 平子賦:指東漢文學家張衡(字平子)的賦作,這裏泛指優美的文學作品。
  • 鄭公鄉:指東漢鄭玄的故鄉,因其學問淵博,故其鄉被譽爲學術之地。
  • 墜葉:落葉。
  • 寒皋:寒冷的水邊高地。
  • (zhī):只,僅僅。

翻譯

他享有盛名,天下人都享受着他留下的芳香,但他卻選擇放棄仕途,終身未曾做官。 他的文學才華被世人傳頌,如同張衡的賦作一樣,他的園林也被比作鄭玄的故鄉,充滿了學問與文化的氣息。 門前落葉漂浮在秋水上,籬笆外的寒冷水邊高地映着夕陽的餘暉。 日復一日,青松長成了古木,只有來訪者會爲此感到心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館陶李丞舊居的描繪,表達了對李丞高尚品格和文學才華的讚美,同時也流露出對其棄官不仕的遺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墜葉浮秋水」、「寒皋帶夕陽」,營造出一種蕭瑟而美麗的秋日景象,與李丞的隱逸生活相映成趣。結尾的「日日青松成古木,秪應來者爲心傷」則深刻地反映了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哀愁,以及對李丞遺世獨立精神的敬仰。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