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猿聲:猿猴的叫聲。
  • 廬霍:廬山和霍山,此處指猿聲比廬山和霍山的猿聲還要響亮。
  • 瀟湘:瀟水和湘水,此處指水色比瀟湘的水還要美麗。
  • 驛樹:驛站旁的樹木。
  • 旅泊:旅途中的停留。
  • 使者:指康判官,即詩中被送別的人。

翻譯

如果不前往新安,怎能知道江路如此漫長。 猿猴的叫聲比廬山和霍山的還要響亮,水色比瀟湘的還要美麗。 驛站旁的樹木剛收起殘留的雨滴,漁家已經迎來了夕陽的餘暉。 何必爲旅途中的停留而憂愁,因爲使者你身上有着光輝的榮耀。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冉送別康判官前往新安的作品。詩中通過對比猿聲和水色,讚美了新安一帶的自然風光。後兩句則通過描繪驛樹和漁家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氛圍。最後,詩人安慰康判官不必爲旅途的艱辛而憂愁,因爲他作爲使者,身上有着榮耀和光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自然風光的熱愛。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