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落日憑危堞,春風似故鄉。 川流通楚塞,山色繞徐方。 壁壘依寒草,旌旗動夕陽。 元戎資上策,南畝起耕桑。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依靠,依傍。
  • 危堞:高聳的城牆。
  • 楚塞:楚國的邊塞,這裏指楚地的邊界。
  • 徐方:指徐州地區。
  • 壁壘:古代軍營的防禦工事。
  • 旌旗:旗幟的總稱。
  • 元戎:主帥,這裏指王相公。
  • 南畝:田地,這裏指農業生產。

翻譯

夕陽依傍着高聳的城牆落下,春風吹拂,彷彿回到了故鄉。河流穿過楚地的邊界,山色環繞着徐州地區。軍營的防禦工事依偎在寒草之中,旗幟在夕陽下飄揚。王相公憑藉高明的策略,讓南方的田地重新煥發生機,開始耕種和養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夕陽下徐州城的壯麗景色,以及春風帶來的故鄉情懷。詩中,「落日憑危堞」一句,既展現了城牆的高聳,又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而「春風似故鄉」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後兩句通過對河流、山色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最後兩句則轉向了對王相公的讚美,表達了對其治理有方、使農業得以恢復的敬佩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