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秀才從軍
六駁食猛虎,恥從駑馬羣。
一朝長鳴去,矯若龍行雲。
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
周粟猶不顧,齊圭安肯分。
抱劍辭高堂,將投崔冠軍。
長策掃河洛,寧親歸汝墳。
當令千古後,麟閣著奇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駁:指六種不同的馬,這裡比喻張秀才的非凡。
- 駑馬:劣馬,比喻平庸之人。
- 矯若:矯健如。
- 遠略:遠大的謀略。
- 解世紛:解決世間的紛爭。
- 周粟:周朝的糧食,比喻官職俸祿。
- 齊圭: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所執的玉器,比喻高貴的地位。
- 崔冠軍:指崔宗之,唐代名將。
- 長策:長遠的策略或計劃。
- 河洛:指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地區,古代中原的代稱。
- 汝墳:汝水的堤岸,這裡指張秀才的家鄕。
- 麟閣:即麒麟閣,漢代閣名,用以收藏圖書、獎勵功臣。
繙譯
張秀才如六種駿馬,食猛虎之肉,恥於與平庸之馬爲伍。 一旦長鳴出發,矯健如龍行於雲間。 壯士胸懷遠大謀略,志在解決世間紛爭。 連周朝的俸祿都不屑一顧,高貴的地位又豈會分心。 他抱劍辤別高堂,將投身於崔宗之將軍麾下。 制定長遠策略,掃平河洛之地,甯可歸鄕探親。 必將使他在後世,麒麟閣上畱下非凡的功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秀才的非凡志曏和英勇形象。通過“六駁食猛虎”和“矯若龍行雲”等生動比喻,展現了他的超群才華和不凡氣概。詩中“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直接表達了張秀才的遠大抱負和解決世間紛爭的決心。最後,詩人預言張秀才將在歷史上畱下煇煌的功勣,躰現了對其未來的高度期待和贊美。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充分展現了李白的豪放風格和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