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趙傾。
黃河飲馬竭,赤羽連天明。
太尉杖旄鉞,雲旗繞彭城。
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函谷絕飛鳥,武關擁連營。
意在斬巨鰲,何論鱠長鯨。
恨無左軍略,多愧魯連生。
拂劍照嚴霜,彫戈鬘胡纓。
願雪會稽恥,將期報恩榮。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
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羣公鹹祖餞,四座羅朝英。
初發臨滄觀,醉棲徵虜亭。
舊國見秋月,長江流寒聲。
帝車信迴轉,河漢復縱橫。
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
因之出寥廓,揮手謝公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蹴踏(cù tà):踐踏,踩踏。
- 赤羽:指軍旗上的紅色羽毛裝飾。
- 旄鉞(máo yuè):古代軍旗和斧鉞,象徵軍權。
- 雲旗:形容軍旗如雲,衆多。
- 彭城:地名,今江蘇徐州。
- 雷霆:比喻軍令如雷霆般嚴厲。
- 函谷:地名,古代關隘。
- 武關:地名,古代關隘。
- 巨鰲(jù áo):傳說中的大海龜,比喻強大的敵人。
- 鱠長鯨(kuài cháng jīng):比喻次要的敵人。
- 魯連生:指魯仲連,戰國時期的智者。
- 彫戈(diāo gē):裝飾華麗的戈。
- 鬘胡纓(mán hú yīng):華麗的胡人風格的纓絡。
- 會稽恥:指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的恥辱。
- 謝病:因病辭謝。
- 亞夫:指周亞夫,漢代名將。
- 劇孟:漢代俠士。
- 吳京:指吳地的都城,即金陵(今南京)。
- 倒屣(dào xǐ):形容急忙迎接,連鞋都穿反了。
- 祖餞(zǔ jiàn):送行。
- 臨滄觀:地名,可能是指臨水的高地。
- 徵虜亭:地名,古代送別的地方。
- 帝車:指北斗星。
- 河漢:銀河。
- 寥廓(liáo kuò):廣闊無垠的天空。
翻譯
秦國出動天下兵力,踐踏燕趙之地使其傾覆。 黃河邊的戰馬飲水已盡,赤羽軍旗連天明亮。 太尉手持旄鉞,雲旗環繞彭城。 三軍接受號令,千里之地肅穆如雷霆。 函谷關飛鳥絕跡,武關佈滿連營。 意在斬殺巨鰲,何論細小的長鯨。 遺憾的是沒有左軍的謀略,多愧於魯仲連的智慧。 拂拭劍身映照嚴霜,裝飾華麗的戈與胡纓。 願洗雪會稽的恥辱,將期望報答恩榮。 半途因病辭謝返回,無緣東南征戰。 未見到亞夫的關照,劇孟阻攔先行。 天奪去了壯士的心,長嘆告別吳京。 金陵遇到太守,急忙迎接。 羣公皆來送行,四座羅列朝中英才。 初出發至臨滄觀,醉臥徵虜亭。 舊國見到秋月,長江流淌着寒聲。 北斗星信步迴轉,銀河再次縱橫。 孤鳳飛向西海,飛鴻辭別北溟。 因此走出廣闊天空,揮手告別公卿。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得知李太尉大舉秦兵出征東南的消息後所作,表達了自己雖有報國之志,卻因病未能參戰的遺憾。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軍事和地理意象,如「秦出天下兵」、「黃河飲馬竭」等,展現了戰爭的宏大場面。同時,通過「恨無左軍略」、「半道謝病還」等句,抒發了個人無法參與其中的無奈與悲憤。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豪放的個性和對國家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