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

· 吳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 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 未必柳間無謝客,也應花裏有秦人。 嚴光萬古清風在,不敢停橈更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富春: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以風景秀麗著稱。
  • 水送山迎:形容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 一川如畫:形容景色美如畫。
  • 晚晴:傍晚時分的晴朗天氣。
  • 遠渡:遠処的渡口。
  • 帆來重:帆船因載重而顯得沉重。
  • 潮落寒沙:潮水退去後,沙灘顯得寒冷。
  • 鳥下頻:鳥兒頻繁地降落。
  • 謝客:指隱士,這裡可能指東晉時期的隱士謝安。
  • 秦人:指隱居的人,這裡可能指秦朝時期的隱士。
  • 嚴光: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清風:比喻高潔的品格。
  • 停橈:停船。橈(ráo),船槳。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逕或嘗試。

繙譯

山水相映,我來到了美麗的富春,傍晚的晴空下,整個河川美如畫卷。 雲層低垂,遠処的渡口帆船沉重地駛來,潮水退去,寒冷的沙灘上鳥兒頻繁降落。 在這柳林間未必沒有隱士謝安的蹤跡,花叢中或許也藏著秦朝的隱士。 嚴光的高潔品格如萬古清風,我不敢停船詢問渡口,生怕打擾了這份甯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富春江畔的美麗景色,通過“水送山迎”、“一川如畫”等詞句,展現了山水相映的和諧畫麪。詩中“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了江景的甯靜與生動。後兩句則通過提及歷史上的隱士,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高潔品格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和隱逸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