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

· 吳融
退閒何事不忘機,況限溪雲靜掩扉。 馬頰浪高魚去少,雞鳴關險雁來稀。 無纔敢更期連茹,有意兼思學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復寄音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退閒:退休閒居。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詐之心。
  • 況限:何況。
  • 馬頰浪高:形容水勢洶涌。
  • 雞鳴關險:比喻道路艱險。
  • 連茹:連結,比喻接連不斷。
  • 采薇:《詩經》中的篇名,後泛指隱居生活。
  • 音徽:音信,消息。

翻譯

退休閒居的我,爲何還忘不了世俗的紛擾呢?何況溪邊的雲靜靜地掩映着我的門扉。馬頰河的浪濤高漲,魚兒難以遊過;雞鳴關的道路艱險,大雁也很少飛來。我沒有才華,不敢期望能接連不斷地得到好消息,但我有心想要學習隱居的生活。珍重那些瞭解我的老朋友,願你們在九霄雲外也不要忘記給我寄來音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退休後的心境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退閒何事不忘機」一句,既表達了對世俗的淡忘,又透露出內心的不安。通過「馬頰浪高」和「雞鳴關險」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外界的艱險,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比。最後,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音信的期盼,展現了他對人際關係的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珍視友情的高尚情操。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