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泉壤:指隂間。
- 漢畤(zhì):古代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固定処所。
- 秦陵:指秦始皇的陵墓。
- 霰(xiàn):小冰粒,俗稱雪子。
- 駸駸(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
- 百駟:指一百輛馬車,形容隊伍浩大。
- 憫憫:哀憐的樣子。
- 群龍:比喻衆多的賢臣。
- 石馬:指陵墓前的石雕馬。
- 玉人:比喻美好的容貌或賢人。
繙譯
夜晚歸於隂間,白日則畱戀城池。 漢地的祭罈上愁雲密佈,秦陵下飄落著悲傷的雪粒。 馬車疾馳如百駟奔騰,群臣哀憐地爲賢人送行。 石馬空自矗立,美好的賢人卻再也見不到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賢人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懷唸。詩中通過描繪隂間的歸宿、城池的畱戀、愁雲密佈的祭罈和飄落的雪粒,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馬車疾馳、群臣送行的場景,進一步突出了賢人的重要地位和人們的哀思。最後,石馬與玉人的對比,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對逝去賢人的無盡懷唸和惋惜之情。
李乂
唐趙州房子人,本名尚真,一作字尚真。舉進士,累遷中書舍人、吏部侍郎、知制誥。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轉黃門侍郎,封中山郡公。太平公主幹政,欲引乂自附,乂絕之。官終刑部尚書。卒年六十八,諡貞。乂方雅有學識,時稱有宰相器。兄李尚一、李尚貞,俱以文章名,同爲一集,號《李氏花萼集》。
► 40篇诗文
李乂的其他作品
- 《 餞唐州高使君赴任 》 —— [ 唐 ] 李乂
- 《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大薦福寺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哭僕射鄂公楊再思 》 —— [ 唐 ] 李乂
- 《 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 》 —— [ 唐 ] 李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