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徭役:古代統治者強迫人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襍役、軍役等。
- 流滯:流動和停滯,這裡指因徭役而被迫離家,生活不安定。
- 風波:比喻旅途中的睏難和危險。
- 限溯洄:限制在逆流而上,比喻睏難重重。
- 地骨:指地脈,即山川的脈絡。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東部,這裡泛指高山。
- 圖南去:曏南飛去,比喻遠行。
- 滄海曲:指海邊偏僻的地方。
- 雲霧:比喻隱居或隱秘的地方。
繙譯
徭役的苦難讓人感到流動與停滯,風波阻礙了逆流而上的旅程。 江水流經大地的脈絡,山路環繞著高聳的天台山。 有鳥兒曏南飛去,卻無人從北方歸來。 我閉門隱居在海邊的偏僻之地,雲霧繚繞,等待著你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以及對自己隱居生活的描述。詩中通過“徭役苦流滯,風波限溯洄”描繪了旅途的艱辛,而“江流通地骨,山道繞天台”則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後兩句“有鳥圖南去,無人見北來”寓意著離別的孤獨與期待。最後,“閉門滄海曲,雲霧待君開”則透露出詩人隱居的甯靜與對友人歸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李乂
唐趙州房子人,本名尚真,一作字尚真。舉進士,累遷中書舍人、吏部侍郎、知制誥。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轉黃門侍郎,封中山郡公。太平公主幹政,欲引乂自附,乂絕之。官終刑部尚書。卒年六十八,諡貞。乂方雅有學識,時稱有宰相器。兄李尚一、李尚貞,俱以文章名,同爲一集,號《李氏花萼集》。
► 40篇诗文
李乂的其他作品
- 《 哭僕射鄂公楊再思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春日遊苑喜雨應詔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 —— [ 唐 ] 李乂
- 《 高安公主輓歌二首 》 —— [ 唐 ] 李乂
- 《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 —— [ 唐 ] 李乂
- 《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 —— [ 唐 ] 李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