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首

· 李紳
陶令門前罥接籬,亞夫營裏拂朱旗。 人事推移無舊物,年年春至綠垂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uàn):掛的意思。
  • 接籬:古代的一種頭巾。
  • 亞夫營:指周亞夫的軍營,周亞夫是西漢名將。
  • 硃旗:紅色的旗幟。
  • 推移:變遷,更疊。
  • 舊物:舊時的物品,這裡指舊時的景象或人事。
  • 綠垂絲:形容柳枝垂下,綠意盎然。

繙譯

陶淵明的門前柳枝輕輕掛著頭巾,周亞夫的軍營裡紅旗輕輕拂動。 人事變遷,舊時的景象已不複存在,但每年春天到來,柳枝依舊綠意盎然,垂下絲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陶淵明和周亞夫兩個歷史人物的門前景象,表達了人事無常、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陶令門前罥接籬”與“亞夫營裡拂硃旗”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靜謐、閑適,後者則顯得莊嚴、肅穆。後兩句“人事推移無舊物,年年春至綠垂絲”則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自然永恒的贊歎。盡琯人事已非,但春天的柳樹依舊綠意盎然,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自然的恒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