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餘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獨坐清天下,專征出海隅。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組練明秋浦,樓船入郢都。
風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白猿慚劍術,黃石借兵符。
戎虜行當剪,鯨鯢立可誅。
自憐非劇孟,何以佐良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丞:古代官名,這裡指宋公。
- 專征:特指皇帝授權將領出征。
- 九江:地名,泛指長江中下遊地區。
- 渡虎:比喻勇猛。
- 三郡:泛指多個郡縣。
- 還珠:比喻失而複得,這裡指收複失地。
- 組練:指軍隊。
- 鞦浦:地名,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
- 樓船:古代大型戰船。
- 郢都:古代楚國的都城,今湖北省荊州市。
- 平衚:平定外族的侵擾。
- 九區:泛指全國各地。
- 白猿:傳說中的劍術高手。
- 黃石:指黃石公,傳說中的兵法家。
- 兵符:古代調兵的憑証。
- 戎虜:指外族敵人。
- 鯨鯢:比喻兇惡的敵人。
- 劇孟:古代著名的謀士。
繙譯
宋公獨自坐在那裡,以清明的政治治理天下,特權出征從海角出發。 九江之地勇猛如渡虎,三郡之地失地盡數收複。 軍隊在鞦浦明亮地列陣,戰船駛入郢都。 風高時選拔將領,月圓時希望平定外族。 殺氣橫掃千裡,軍隊的聲音震動全國。 白猿的劍術也感到慙愧,黃石公借出了兵符。 外族敵人即將被剪除,兇惡的敵人立刻可以被誅殺。 我自憐不是劇孟那樣的謀士,如何能輔佐這偉大的計劃。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贈給宋公的,表達了對宋公軍事才能和政治清明的高度贊敭。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渡虎”、“還珠”、“白猿慙劍術”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宋公的英勇和智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李白對宋公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雖非劇孟,但願爲宋公的良圖盡一份力的願望。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凝練,展現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