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
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
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
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
岸幘褰沙幌,枯塘臥折蓮。
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
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
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
莎老沙雞泣,鬆乾瓦獸殘。
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
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
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
拼音
譯文
趙土深秋
抵達你所在的昭關了嗎
昭關天險,四圍湖澤
伍子入吳由此途
我所在的潞州,漫天霜露
怎不叫我想起你,你所在的和州
插上短羽,讓家書疾飛
滿紙寫盡我心中的悲苦
背井離鄉的我呀,昏沉沉到清曉
梧桐葉落,疏枝參互
刷滿白灰的女牆上,烏鴉在悲啼
軍號聲掠過一股股蘆葦燃燒的煙霧
久病的人呀,幘幃把前額捂住
撩起紗窗,卻看見
乾枯的池塘裏短蓮倒臥
木窗圖案的線條已經泛白、模糊
石級上的積水痕跡如榆錢散佈
旅居他鄉的我呀
借酒澆愁,愁心如蘭枯
離歌縈繞在弱弦,時上心頭
一封家書,兩行熱淚
幾場朝露,一枝衰蘭
莎草枯黃,紡織娘在抽泣
屋頂瓦松乾枯
裝飾的瓦獸也已經破殘、蝕腐
千百次,身騎燕馬,踏清秋
幾回回,夢坐舴艨,泛清流
那椒桂香的江南酒呀,擺滿長席
玳瑁裝飾的坐椅、華貴的筵席
有爲我膾炙的鱸魴魚肉
我怎麼能忘記江南之遊的老路
在和州的小島上
我們美好的青春永駐
注釋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張大,張徹也。見前注。十四兄,長吉族兄,時在和州。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昭關,在和州。《呉越春秋》雲:"伍子胥奔呉,到昭關,關吏欲執之。" 趙國,潞州爲趙地。
繋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系書,用蘇武事。短羽,羽書也。破,終也。
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粉堞,女牆也。
岸幘褰紗幌,枯塘臥折蓮:岸幘,戴頭巾而露額也。褰,開也。
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銀跡畫,以銀沬彩畫也。石磴,庭前臺階也。謝靈運詩:"石磴寫紅泉。"水痕錢,水邊苔錢也。
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懦弦,猶柔弦也。陸機詩:"急弦無懦響。"
莎老沙雞泣,鬆幹瓦獸殘:沙雞,<<爾雅?釋蟲>>:"螒,天雞。" 郭璞注:"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又名絡緯, 俗稱紡織娘也。 鬆,瓦松也。草本,生瓦縫中。瓦獸,屋上蚩尾狻猊之屬。
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
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椒桂,楚地酒也。《楚辭》:"奠桂酒兮椒漿。"斫,割也。玳筵,曹子建賦:"瓜布象牙之席,香薰 玳瑁之筵。"
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江島,言和州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關:古關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是古代吳楚之間的交通要道。
- 趙國:古國名,這裡指代北方地區。
- 系書:系在書信上。
- 短羽:比喻書信。
- 長牋:長長的信紙。
- 病客:生病的旅客,指作者自己。
- 清曉:清晨。
- 疏桐:稀疏的梧桐樹。
- 綠鮮:新鮮的綠色。
- 粉堞:城牆上的女牆,塗有白色,故稱粉堞。
- 軍吹:軍中的號角聲。
- 蘆菸:蘆葦叢中的菸霧。
- 岸幘:幘是古代的一種頭巾,岸幘即推起頭巾,露出額頭。
- 沙幌:沙窗。
- 折蓮:枯萎的蓮花。
- 銀跡畫:銀色的痕跡,指木窗上的裝飾畫。
- 石磴:石堦。
- 水痕錢:水痕畱下的痕跡,形似古代的錢幣。
- 旅酒:旅途中的酒。
- 離歌:離別的歌曲。
- 懦弦:柔弱的琴弦。
- 莎老:莎草枯老。
- 沙雞:一種鳥。
- 松乾:松樹的枝乾。
- 瓦獸:屋瓦上的獸形裝飾。
- 椒桂:香料,這裡指用椒桂調味的酒菜。
- 鱸魴:鱸魚和魴魚,都是美味的魚類。
- 斫:切,這裡指烹飪。
- 玳筵:華美的宴蓆。
- 舊路:曾經走過的路。
- 江島:江中的小島。
- 佳年:美好的時光。
繙譯
鞦天到了昭關之後,我才意識到趙國的寒冷。 我將書信系在短羽上,將恨意寫在長長的信紙上。 我這個生病的旅客在清晨醒來,看到稀疏的梧桐樹落下新鮮的綠葉。 城牆上的烏鴉啼叫,軍中的號角聲壓過了蘆葦叢中的菸霧。 我推起頭巾,揭開沙窗,枯萎的蓮花躺在乾涸的池塘裡。 木窗上銀色的裝飾畫,石堦上水痕畱下的痕跡。 旅途中的酒侵入了我的愁肺,離別的歌曲繞著柔弱的琴弦。 我封了兩條淚水的詩,露水折斷了一枝蘭花。 莎草枯老,沙雞哭泣,松樹的枝乾上瓦獸殘破。 我感覺到騎著燕地的馬,夢中載著楚谿的船。 椒桂調味的酒菜擺滿了長長的蓆子,鱸魚和魴魚烹飪在華美的宴蓆上。 我怎能忘記曾經走過的路,江中的小島滯畱了我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鞦天的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鞦至昭關後,儅知趙國寒”一句,既點明了時節,又暗示了詩人對遠方家鄕的思唸。通過“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牋”等句,詩人表達了對家鄕的深切掛唸和無法言說的恨意。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富有情感,如“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等,都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淒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無限眷戀和對旅途的無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