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月漉漉篇:月漉漉,月光如水之溼也。舊有《獨漉篇》。李白有此篇。
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芙蓉,《楚辭》:"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別江木,言芙蓉將謝,欲與江木別也。
粉態夾羅寒,雁羽鋪煙溼:夾羅,夾衣。
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誰能,何能。石帆,石帆山,在紹興鑑湖。或,石帆,珊瑚。《呉都賦》:"石帆水鬆。"《本草拾遺》:"石帆,高尺餘,根如漆。上漸軟,作交羅紋,生海底。"
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鮮紅,芙蓉。
挽菱隔歌袖,綠刺罥銀泥:挽菱,採菱。綠刺,綠菱尖角。罥,掛也。銀泥,銀泥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漉漉(lù lù):形容月光明亮的樣子。
- 莎(su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 裌(jiá):同“夾”,此処指夾衣。
- 罥(juàn):掛。
繙譯
月亮明亮,波光如菸似玉。莎草青青,桂花繁茂,芙蓉花告別了江邊的樹木。 穿著夾羅衣的女子身姿嬌美,卻因鞦寒而瑟縮,雁羽被露水沾溼鋪展在菸霧中。誰能看到石帆山,乘船進入如鏡的水麪。 鞦天,白色的花凋零,紅色的花枯萎,水中散發著蓮子的香氣,蓮子整齊地生長著。隔著唱歌的衣袖採摘菱角,綠色的菱角刺掛住了銀色的泥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鞦夜江邊的景色,營造出一種清冷、幽靜的氛圍。詩中通過對月亮、水波、花草、女子、雁羽、石帆、蓮子、菱角等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現了鞦天的特色和江邊的甯靜。詩的語言優美,富有意境,如“月漉漉,波菸玉”,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月光灑在水麪上的美妙景象。“鞦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則生動地表現了鞦天花朵的凋零和蓮子的生長。整首詩情景交融,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