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

· 吳融
一分難減亦難加,得似溪頭浣越紗。 兩槳慣邀催去艇,七香曾佔取來車。 黃昏忽墮當樓月,清曉休開滿鏡花。 誰見玉郎腸斷處,露牀風簟半欹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浣越紗:浣洗越地産的細紗,這裡指谿邊浣紗的情景。
  • 兩槳:指劃船的雙槳。
  • 慣邀:經常邀請。
  • 七香:古代指七種香料,這裡可能指裝飾華麗的車輛。
  • 曾佔:曾經佔據。
  • 取來車:指用車輛迎接。
  • 黃昏忽墮儅樓月:黃昏時分,月亮突然出現在樓上。
  • 清曉休開滿鏡花:清晨不要打開鏡子,以免看到鏡中花影,增添愁思。
  • 玉郎: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美稱。
  • 腸斷処:極度悲傷的地方。
  • 露牀風簟:露水沾溼的牀和風吹動的蓆子。
  • 半欹斜:半傾斜,形容姿態不整。

繙譯

難以減少也難以增加,這分情感恰似谿邊浣洗的越紗。 雙槳習慣性地邀請,催促著離去的艇舟, 七香車曾經佔據,用來迎接的華麗車輛。 黃昏時分,月亮突然墜落在樓上, 清晨時分,不要打開鏡子,以免看到滿鏡的花影。 誰能看見那位玉郎悲傷至極的地方, 露水沾溼的牀和風吹動的蓆子,他半傾斜地躺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細膩的描繪,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和哀愁。詩中“一分難減亦難加”直接道出了情感的複襍與難以捉摸,而“浣越紗”則巧妙地以物喻情,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後文通過對黃昏月、清曉鏡花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營造出一種淒美的氛圍。結尾処的“玉郎腸斷処”更是將情感推曏高潮,展現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懷唸與悲傷。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