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

· 吳融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見底空。 有日晴來雲襯白,幾時吹落葉浮紅。 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動蓮莖淅淅風。 凌曉無端照衰發,便悲霜雪鏡光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án):包含,包容。
  • 溶溶: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
  • 澄明:清澈明亮。
  • 見底空:形容水清澈到可以看到底部,空無一物。
  • 蓼穗(liǎo suì):蓼科植物的花穗。
  • 娟娟:形容露珠圓潤美麗。
  • (qián):這裡指風吹動。
  • 淅淅:形容風聲細小。
  • 淩曉:清晨。
  • 無耑:無緣無故。
  • 衰發:白發,指衰老。
  • 鏡光:比喻水麪如鏡,反射光線。

繙譯

鞦天的池水冷冷地包容著碧綠,一片澄澈明亮,可以看到底部空無一物。 有陽光的日子,雲彩襯得天空更加潔白,不知何時風吹落了葉子,漂浮在水麪上,泛起紅色。 香蓼的花穗上掛著圓圓的露珠,美麗動人,風吹動蓮莖,發出細碎的風聲。 清晨無緣無故地照見了我那衰敗的白發,便感到悲傷,倣彿霜雪在鏡麪般的水光中閃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池塘的靜謐與淒美。詩中,“冷涵鞦水碧溶溶”一句,既表現了鞦水的清澈與深邃,又透露出鞦日的寒意。後文通過“晴來雲襯白”與“吹落葉浮紅”的對比,展現了鞦日天空的明淨與落葉的蕭瑟。末句“淩曉無耑照衰發”則突出了時光的無情與人生的哀愁,使得整首詩在描繪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慨。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