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歌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誦咒幾千遍,口道恆河沙復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爲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意清淨,貌棱棱,亦不減,亦不增。
瓶裏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
一言散盡波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僧伽:[sēng qié],指僧人。
- 三車:佛教用語,指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 恆河沙:比喻數量極多,無法計算。
- 南天竺:指南印度。
- 頭陀:[tóu tuó],佛教用語,指苦行僧。
- 戒:佛教用語,指戒律。
- 青蓮:佛教中象徵清淨的蓮花。
- 棱棱:形容嚴肅、剛正的樣子。
- 鐵柱骨:比喻堅固不壞。
- 胡孫藤:一種植物,此處可能指某種法器。
- 落魄:[luò pò],形容失意、潦倒。
- 江淮:指長江和淮河流域。
- 空有:佛教用語,指空與有,即事物的虛幻與真實。
- 波羅夷:[bō luó yí],佛教用語,指重罪。
- 輕垢:佛教用語,指輕罪。
翻譯
真僧的法號叫僧伽,有時與我討論佛教的三乘教義。 他問我說誦咒語已經幾千遍,口中說出恆河沙那樣多的次數。 這位僧人原本住在南印度,爲了佛法修行來到這個國家。 他的戒律如同長天中的秋月一樣明亮,心靈如同世上的青蓮一樣純淨。 他的意志清淨,面貌嚴肅剛正,既不減少,也不增加。 瓶子裏裝着千年的鐵柱骨,手中握着萬年的胡孫藤。 我嘆息自己長久在江淮一帶失意潦倒,很少遇到真正的僧人談論空與有的道理。 一句話就能散盡重罪,再次禮拜就能除去輕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來自南印度的僧人僧伽,他修行高深,戒律嚴明,心靈純淨。詩中通過對比僧伽的清淨與世人的煩惱,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教義的嚮往和對清淨生活的渴望。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通過與僧伽的交流,得到了心靈的淨化和罪業的消除,體現了佛教的救贖功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對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