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白頭吟二首
錦水東流碧,波盪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謁武帝,赤車駟馬生輝光。一朝再覽大人作,萬乘忽欲凌雲翔。
聞道阿嬌失恩寵,千金買賦要君王。相如不憶貧賤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淚如雙泉水,行墮紫羅襟。
五起雞三唱,清晨白頭吟。長吁不整綠雲鬢,仰訴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誰道土無心。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枝羞故林。
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贈君表相思,羅袖幸時拂。
莫卷龍鬚席,從他生網絲。且留琥珀枕,還有夢來時。
鷫鸘裘在錦屏上,自君一掛無由披。妾有秦樓鏡,照心勝照井。
願持照新人,雙對可憐影。覆水卻收不滿杯,相如還謝文君回。
古來得意不相負,祗今惟有青陵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水:即錦江,在四川成都。
- 鴛鴦:一種水鳥,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赤車駟馬:指四匹馬拉的紅色馬車,古代高官的座駕。
- 大人作:指司馬相如的《大人賦》。
- 萬乘:指皇帝。
- 阿嬌:漢武帝的皇後陳阿嬌。
-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
- 姝子:美女。
- 文君:卓文君,司馬相如的妻子。
- 白頭吟:樂府曲名,多表達哀怨之情。
- 杞梁妻:古代傳說中的忠貞女子。
- 玉燕釵:古代婦女頭飾。
- 鷫鸘裘:一種珍貴的皮草。
- 秦樓鏡:傳說中秦穆公女兒弄玉的鏡子,能照見人心。
- 青陵台:古代傳說中忠貞愛情的象征。
繙譯
錦江碧水東流,波中雙鴛鴦嬉戯。雄鳥巢於漢宮樹,雌鳥戯於秦地芳草。 司馬相如離蜀謁見武帝,乘坐赤車駟馬,光彩照人。一旦再讀《大人賦》,皇帝便欲淩雲飛翔。 聽說阿嬌失去恩寵,用千金買賦以邀君王。相如不憶貧賤時,官高金多,聘娶私室。 茂陵的美女都被追求,文君的歡愛至此終結。淚如雙泉湧,滴落紫羅襟。 雞鳴五次,三聲唱曉,清晨吟唱《白頭吟》。長歎不整綠雲鬢,仰望青天,哀怨深沉。 城牆崩塌,杞梁妻忠貞不渝,誰說土無心。東流之水不西歸,落花離枝,羞見故林。 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之物。贈君以表相思,羅袖時常拂拭。 莫卷龍須蓆,任它生網絲。且畱琥珀枕,還有夢來時。 鷫鸘裘掛在錦屏上,自君一掛無由披。妾有秦樓鏡,照心勝過照井。 願持此鏡照新人,雙對可憐影。覆水難收不滿盃,相如還謝文君廻。 古來得意不相負,至今唯有青陵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忠貞與哀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錦水東流”、“雙鴛鴦”、“白頭吟”等,表達了詩人對忠貞不渝愛情的贊美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對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愛情故事的敘述,詩人也隱含了對儅時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愛情的曏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李白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