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雙峯山和尚

· 周樸
峨峨雙髻山,瀑布瀉雲間。 塵世自疑水,禪門長去關。 茯神鬆不異,藏寶石俱閒。 向此師清業,如何方可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峨(é é):高聳的樣子。
  • 塵世:指人間,世俗社會。
  • 禪門:指佛教寺院之門,借指佛門。
  • 去關:去除關隘阻礙,這裏可理解爲沒有塵世的羈絆。
  • 茯神:一種菌類植物,寄生於鬆根,有藥效。這裏指代山中自然景物。
  • 清業:清淨的事業,這裏指和尚的修行事業。

翻譯

那高聳的雙髻山啊,瀑布彷彿從雲間傾瀉而下。塵世中的人面對此景,恍惚間都懷疑這水並非人間之物。而佛門所在常年沒有塵世的紛擾羈絆。山中的茯神與松樹自然融合並無特別不同,那些深藏的寶石也都安閒自在。面對這位和尚如此清淨超凡的修行事業,我要怎樣才能達到相同的境界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雙峯山的清幽景色,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和尚清淨修行生活的嚮往與欽慕。開篇「峨峨雙髻山,瀑布瀉雲間」,寥寥數語便勾勒出雙峯山雄偉壯麗的景象,高聳之態與瀑布從雲間飛瀉的磅礴盡收眼底。「塵世自疑水,禪門長去關」,將塵世與禪門形成鮮明對比,塵世之人見水而疑非人間所有,更突出禪門遠離塵世喧囂的清淨。「茯神鬆不異,藏寶石俱閒」進一步渲染山中自然之態的和諧與安閒,借茯神、松樹、寶石比喻出一種寧靜超脫的意境。最後「向此師清業,如何方可攀」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渴望追尋和尚的修行境界卻不知路徑的感慨,盡顯對那種超凡脫俗生活的無限嚮往,也使詩歌的主題得以昇華 。

周樸

周樸,字見素,一作太樸,福州長樂人。生年不詳,卒於唐僖宗乾符五年。工於詩,無功名之念,隱居嵩山,寄食寺廟中當居士,常與山僧釣叟相往還。與詩僧貫休、方幹、李頻爲詩友。周樸,唐末詩人,生性喜歡吟詩,尤其喜歡苦澀的詩風。 ► 52篇诗文

周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