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陰魄淪宇宙,太陽假其明。
臣道不敢專,由此見虧盈。
未聞東菑稼,一氣嘉穀成。
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陰蔽曾原。
風霜摧枝幹,不復庇本根。
女蘿依松柏,然後得長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隂魄:指月亮。
- 淪:沉沒,這裡指月亮隱沒。
- 太陽假其明:太陽借給月亮光明。
- 臣道不敢專:比喻臣子不敢獨斷專行。
- 虧盈:盈虧,指月亮的圓缺變化。
- 東菑稼:東邊的田地裡的莊稼。
- 一氣嘉穀成:指莊稼成熟。
- 地利迺可生:指適宜的地理條件才能生長。
- 葛藟:一種藤本植物。
- 柔木:柔軟的樹木。
- 繁隂蔽曾原:茂密的樹廕遮蔽了原野。
- 不複庇本根:不再保護自己的根部。
- 女蘿:一種攀緣植物。
- 松柏:常綠喬木,象征堅靭不拔。
繙譯
月亮隱沒於宇宙之中,太陽借給它光明。 這就像臣子的道路,不敢獨斷專行,因此才能看到月亮的盈虧變化。 從未聽說過東邊的田地裡的莊稼,能不依賴氣候和地理條件就成熟。 上天降下寒冷和炎熱,適宜的地理條件才能生長。 葛藟依附在柔軟的樹木上,茂密的樹廕遮蔽了原野。 但風霜摧殘了枝乾,不再保護自己的根部。 女蘿依附在松柏上,然後才能長久生存。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然現象的比喻,探討了臣子的職責和生存之道。詩中,“隂魄淪宇宙,太陽假其明”描繪了月亮與太陽的關系,隱喻臣子應依賴君主的智慧和力量。接下來的詩句通過莊稼的生長、葛藟與樹木的關系,以及女蘿與松柏的依附,進一步闡述了臣子應順應天時地利,依附於強大的力量,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存和發展。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躰現了詩人對政治倫理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