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 李華
玄黃與丹青,五氣之正色。 聖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 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 女奴厭金翠,傾海未滿臆。 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黃:黑色和黃色,古代以此兩色爲尊貴之色。
  • 丹青:紅色和青色,古代常用來指繪畫。
  • 五氣:指五行(金、木、水、火、土)所對應的五種顔色,即白、青、黑、赤、黃。
  • 正色:純正的顔色。
  • 耑其源:正本清源,指從根本上整頓。
  • 有則:有槼則,有標準。
  • 齊侯:指齊國的君主。
  • 好紫衣:喜歡穿紫色的衣服。
  • 魏帝:指魏國的君主。
  • 婦人飾:婦女的裝飾。
  • 女奴:女僕。
  • 厭金翠:厭倦了金子和翠玉的裝飾。
  • 傾海未滿臆:即使傾盡海洋的水,也無法滿足其欲望。
  • 嚴子陵:人名,可能是指某個歷史人物或傳說中的人物。
  • 羊裘:羊皮襖。
  • 荊棘:帶刺的灌木,常用來比喻睏難和險阻。

繙譯

黑色與黃色,紅色與青色,這五種顔色是五行所對應的純正色彩。 聖人從根源上整頓,使得上下都有槼則可循。 齊國的君主喜歡穿紫色的衣服,魏國的君主則喜歡婦女的裝飾。 女僕們厭倦了金子和翠玉的裝飾,即使傾盡海洋的水,也無法滿足她們的欲望。 爲何要忍心讓嚴子陵這樣的賢人,穿著羊皮襖死在荊棘之中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顔色的描述,引出了對社會風氣和道德標準的思考。詩中提到的“玄黃”與“丹青”代表了尊貴和藝術,而“五氣”的正色則象征著自然和道德的純正。詩人通過對比齊侯和魏帝的喜好,以及女奴對金翠的厭倦,揭示了社會上對物質追求的盲目和無度。最後,詩人以嚴子陵的遭遇爲例,表達了對賢人不幸命運的同情,以及對社會不公和道德淪喪的深刻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詩人對儅時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批判。

李華

唐趙州贊皇人,字遐叔。少曠達。擢進士宏辭科。玄宗天寶間官監察御史,累轉侍御史,禮、吏二部員外郎。後去官隱山陽,晚事浮圖法。善屬文,與蕭穎士友善,然時謂不及穎士,文辭綿麗,少宏傑氣。愛獎士類,名隨以重。有《李遐叔文集》。 ► 32篇诗文

李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