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崔司戶文昆季

· 李白
雙珠出海底,俱是連城珍。 明月兩特達,餘輝傍照人。 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 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 惟昔不自媒,擔簦西入秦。 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 才微惠渥重,讒巧生緇磷。 一去已十載,今來複盈旬。 清霜入曉鬢,白露生衣巾。 側見綠水亭,開門列華茵。 千金散義士,四坐無凡賓。 欲折月中桂,持爲寒者薪。 路傍已竊笑,天路將何因。 垂恩儻丘山,報德有微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珠:比喻兩位傑出的人才。
  • 連城珍:價值連城的珍寶,比喻非常珍貴。
  • 明月:比喻兩位人才的才華。
  • 特達:特別出衆。
  • 餘輝:餘光,比喻才華的餘暉。
  • 傍照人:照耀周圍的人。
  • 英聲:美好的名聲。
  • 名都:著名的城市。
  • 殊鄰:遠方的鄰國。
  • 豈伊:豈止。
  • 箕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比喻隱居之地。
  • 風期:風度與期許。
  • 自媒:自我推薦。
  • 擔簦:揹着傘,比喻遠行。
  • 西入秦:西去秦地,指到長安。
  • 攀龍:比喻攀附權貴。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高位。
  • 忝列:謙辭,表示自己不配列於其中。
  • 歲星:木星,古代認爲歲星所在有福,這裏指幸運。
  • 布衣:平民。
  • 丹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指朝廷。
  • 密勿:勤勉努力。
  • 草絲綸:指草擬詔書。
  • 惠渥:恩惠深厚。
  • 讒巧:讒言巧語。
  • 生緇磷:變得污濁。
  • 盈旬:滿十天。
  • 清霜:比喻白髮。
  • 白露:比喻寒意。
  • 綠水亭:亭臺名。
  • 華茵:華美的坐墊。
  • 四坐:四周座位。
  • 月中桂:傳說月中有桂樹,比喻高潔。
  • 寒者薪:給寒冷的人取暖的柴火。
  • 天路:比喻仕途。
  • 垂恩:賜予恩惠。
  • 儻丘山:如同山丘一樣重。
  • 報德:報答恩德。
  • 微身:謙辭,指自己。

翻譯

兩位傑出的人才如同從海底升起的雙珠,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寶。他們的才華如同明月般特別出衆,餘暉照耀着周圍的人。他們的美好名聲在名都中傳揚,高昂的價格感動了遠方的鄰國。豈止是因爲他們隱居的箕山故地,更是因爲他們的風度與期許。我曾不自薦,揹着傘西去長安。攀附權貴到達高位,幸運地列於其中。作爲平民侍奉在朝廷,勤勉努力地草擬詔書。雖然才華微薄但受到深厚的恩惠,卻被讒言巧語變得污濁。一去已是十年,如今歸來又滿十天。白髮如清霜,寒意如白露。側見綠水亭,開門列華美的坐墊。千金散給義士,四周座位無凡賓。想要折下月中的桂樹,作爲給寒冷的人取暖的柴火。路旁已有人竊笑,仕途將何以爲因。賜予恩惠如同山丘一樣重,報答恩德只有自己微薄的身體。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贈給崔司戶文昆季的,詩中讚美了他們的才華和名聲,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仕途的感慨和對恩德的報答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手法,如「雙珠」、「明月」、「月中桂」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兩位人才的傑出和自己的境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詩風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