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曲

· 李賀
草生隴阪下,鴉噪城堞頭。 何人此城裏,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 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 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 羅牀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秋。 莫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拼音

譯文

龍陂水,深不見底 有龍其中,故名龍陂 那應該是神聖的水呀 可依稀看見浮草生長 鴉雀在女牆上鳴啼 你有沒有看出絲絲的衰敗氣息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岸猶唱後庭花 那是後人杜司勳的詩句 可我在這裏要早點發出嘆息 是誰在城裏的一角 栽下這棵豔麗的石榴 只知道滿房子 而不知人人食 五馬系青絲 那來的可是太守? 黃金轡頭如雙牛 饋贈的禮物格外豐厚 駕着白魚一樣的小舟 雙雙夜出,作十里長遊 歸來時,夜深人靜,無須蒙面遮頭 悄悄登上沉香木樓 羅牀邊倚靠着瑤琴 將殘的月光照着簾鉤 你在想什麼? 你這城角的石榴 你是否想起了洛陽莫愁? 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 十四採桑南陌頭 十五嫁爲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候 盧家榮華不貪慕 青梅竹馬常牽掛 遼陽邊塞思征夫 濟困化愁爲不愁 你在想什麼 你這城角的石榴 今天像木槿花盛開,也容易凋落呀 明天將面臨桐葉當秋 你不見水邊的蕪草 你不見城牆的啼鴉 你不想辜負人生的短暫 你的名字爲什麼也叫莫愁

注釋

莫愁: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一說爲洛陽人,爲盧家少婦。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爲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另一說爲石城人(在今湖北省鍾祥縣)。《舊唐書·音樂志二》:“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李賀:唐代詩人。他的詩作想象極爲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後人常稱他爲“鬼才”,創作的詩文爲“鬼仙之辭”。與李白、李商隱稱爲唐代三李。 隴阪:石城的山坡名。 鴉噪:烏鴉呱躁。 城堞dié:城上的矮牆。泛指城牆。 頭:頂頭。端頭。城角栽石榴:居住在城角栽種石榴樹的地方。城角,城牆的拐角處。石榴,樹木名。亦指所開的花和所結的實。多子。 青絲系五馬:喻太守一樣的高官。青絲:青色的絲線或繩纜。指馬繮繩。五馬,漢時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因借指太守的車駕。太守的代稱。喻高官。 黃金:黃金絡頭。 絡:(給牛)戴上絡頭。 雙牛:拉女人乘坐牛車的兩條牛。喻女眷。 白魚:白色的魚。又白鰷。王琦匯解:“白魚即今之白鯈,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性好羣泳水面。” 蓮船:採蓮的船。 夜作:夜裏進行。 十里遊:十里遠的出遊。 暗上:黑暗中上。悄悄地上。 沉香樓:沉香樓。用沉香薰蒸的樓閣。 羅牀:用輕軟絲織品鋪設的牀。【漢典】錦緞鋪設的牀。 倚:倚靠。 瑤瑟:用美玉裝飾的琴瑟。 殘月:將落的月亮。殘缺不圓的彎月。殘留的月光。 傾:傾瀉。 簾鉤:門簾和玉鉤。 槿花:木槿的花。 明朝:明天。明天白天。 梧樹:梧桐樹。 若負:如果辜負。 平生意:一生的情意。平生,平素;往常。終身,一生。 何名:爲什麼還起名。 作:喚作。叫作。

賞析

何人此城裏,城角栽石榴,喻莫愁住在城中城角種石榴樹的地方。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說的是太守級別的高官和乘坐牛車的莫愁夜中豔遊也。歸來無人識,暗上沈香樓,說明兩人的關係不是光明正大的,不敢讓人知曉。羅牀倚瑤瑟,殘月傾簾鉤,莫愁只能夜倚瑤琴,獨身悲吟。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樹秋,今日作歌槿花落,明朝作曲梧桐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如果你辜負了我一生情意,爲何我名字還叫莫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城堞:城牆上的矮牆。
  • 五馬:指高官的馬車,古代高官出行時可駕五匹馬。
  • 雙牛:指用雙牛拉的車,也是富貴之象征。
  • 白魚:比喻小船。
  • 蓮船:裝飾有蓮花圖案的船。
  • 沈香樓:一種香氣濃鬱的樓閣,此処可能指女子居所。
  • 羅牀:用羅綺裝飾的牀。
  • 瑤瑟:古代一種弦樂器,形似琴。
  • 槿花:木槿花,朝開暮落,象征短暫的美好。
  • 桐樹鞦:桐樹鞦天落葉,象征時光流逝和衰敗。

繙譯

草兒生長在龍坡之下,烏鴉在城牆頭聒噪。 在這城裡是何人,在城角栽種了石榴。 青絲繩系著五匹馬,黃金裝飾的雙牛車。 白魚般的小船駕著蓮船,夜晚遊歷十裡長街。 歸來時無人認識,悄悄登上沈香樓。 羅綺裝飾的牀上倚著瑤瑟,殘月斜照在簾鉤上。 今天的木槿花已落,明朝桐樹將迎來鞦天的落葉。 不要辜負了平生的志曏,爲何要名爲“莫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貴閑適的生活場景,通過“五馬”、“雙牛”、“蓮船”等意象展現了奢華的生活。然而,詩人在享受這一切的同時,內心卻有著深深的孤獨和憂愁。詩中的“歸來無人識”和“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鞦”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名利的淡漠。最後兩句“莫負平生意,何名何莫愁”則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反思,提醒人們不要被虛名所累,要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自我。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