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 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拼音

譯文

這匹馬不像是人間的凡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還能聽見錚錚的銅聲。

注釋

房星:天馬之星,天上星宿。

此詩大約作於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一年-西元八一三年),當時,李賀在京城長安,任奉禮郎。李憑是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通過馬表現賢才的雄心壯志及其懷才不遇,詩人想要報效國家及對施展抱負的廣闊空間的渴望,但是這些都是詩人不可能得到的。

賞析

首句開門見山,直言本意,肯定並且強調詩歌所表現的是一匹非同尋常的好馬。起句平直,實在沒有多少詩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來象是重複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馬,句謂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説這匹馬本不是塵世間的凡物。如果這句的含義僅限於此,與首句幾乎一模一樣,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詩衹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複,那麼這首詩就有一半索然無味,沒有價值。但如細細咀嚼,便會發現第二句別有新意,衹是意在言外,比較隱晦曲折。《晉書。天文志》中有這樣一段話:「房四星,亦曰天駟,爲天馬,主車駕。房星明,則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聯繫起來,就是説馬的處境如何與王者的明暗、國家的治亂息息相關。既然馬的素質好遭遇不好,那麼,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狀況就不言可喻了。這是一種「滲透法」,通過曲折引申,使它所表達的實際意義遠遠超過字面的含義。 三、四句寫馬的形態和素質。如果説前二句主要是判斷和推理,缺乏鮮明生動的形象,那麼,後二句恰恰相反,它們繪聲繪影,完全藉助形象表情達意。李賀寫詩,善於捕捉形象,「狀難見之景如在目前」,這兩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寫形,表現馬的處境:「銅聲」寫質,反映馬的素質。這匹馬瘦骨嶙嶙,顯然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裏,它不過是匹筋疲力盡的凡馬,衹有真正愛馬並且善於相馬的人,纔不把它當作凡馬看待。「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儘管它境遇惡劣,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卻仍然骨帶銅聲。「銅聲」二字,讀來渾厚凝重,有立體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豐富:銅聲悅耳,表明器質精良,從而生動地顯示了這匹馬骨力堅勁的美好素質,使內在的東西外現爲可聞、可見、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質」原很抽象,「聲音」也比較難於捉摸,它們都是「虛」的東西。以虛寫虛,而又要化虛爲實,的確很不容易,而詩人衹用了短短五個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説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尤其可貴的是,詩歌通過寫馬,創造出物我兩契的深遠意境。詩人懷才不遇,景況淒涼,恰似這匹瘦馬。他寫馬,不過是婉曲地表達出鬱積心中的怨憤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房星:天馬之星,指天馬。古人認爲馬是房星之精寄託於馬身。
  • 瘦骨:形容馬很瘦。
  • 銅聲:青銅所制,質地堅硬,這裏形容馬骨堅勁。

翻譯

這匹馬可不是平凡普通的馬,它的本命星是天上的房星。上前輕輕敲打它那瘦勁的骨骼,好像還能聽到銅器般清脆堅實的聲響。

賞析

《馬詩》其四是一首詠物言志的佳作。短短二十字,詩人藉助對馬的描寫,言在馬而意在人。開篇指出此馬並非凡馬,點明其不同尋常的出身,以房星象徵它的超凡特質。「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生動刻畫了馬雖瘦骨嶙峋,但它骨骼堅硬,敲上去竟發出如同銅器般堅實的聲音。通過這一細節描寫,展現了馬骨力不凡、氣質超羣。詩人看似寫馬,實則以馬自比,借馬的不凡來暗示自己才能出衆,即便身處困境,卻依然有着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內在的才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渴望施展抱負、有所作爲卻懷才不遇的鬱悶與憤懣 ,全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託物言志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

李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