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昌谷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
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雲二三月,岑岫相顛倒。
誰揭赬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
宮臺光錯落,裝盡偏峯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
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
心曲語形影,祗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曾無兆。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拼音
朗读
注釋
裝畫:一作裝盡。偏峯嶠:一作遍峯嶠。香風:一作香氣。
笑貌:一作容貌。繒繳:乃(矢曾)繳之訛。廓落:一作廓路。
出長安,歸昌谷詩也。
注: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束髮,成童之年,束髮爲髻。《大戴禮》:"束髮而就大學。"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終軍,字子云,漢武時人。《漢書》載其"歩入關,關吏與繻。軍問:何爲?吏曰:爲復傳耳,還,當以合符。軍曰:大丈夫西遊,終不復傳還。棄繻去。"繻,帛制,以通行也。傳,驛車。顏子,顏回,年二十九而白髮。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天網,廣收人才也。《政論》:"舉彌天之網,以羅海內之雄。"矯士,正直之士也。慅慅,《爾雅》:"勞也。"《詩》:"勞心慅兮。"
逸目駢甘華,覉心如荼蓼:逸目,放眼也。駢,列也。甘華,甘美之食;華美之衣。荼蓼,二野菜名。荼味苦,蓼味辛。
旱雲二三月,岑岫相顛倒:旱雲,《呂氏春秋》:"旱雲煙火。"岑岫,狀雲也。
誰揭赬玊盤,東方發紅照:揭,舉也。赬玊盤,狀日也。赬,紅色。
春熱張鶴葢,兔目官槐小:鶴葢,車蓋。劉楨:"蓋如飛鶴,馬如游龍。"兔目,葉小如兔目也。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嘗膽,勾踐事。〈〈呉越春秋〉〉雲:"越王垂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京國,長安也。爛漫,散漫也。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發軔,發車也。軔,搘輪之木也,將行則拔之。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驪山,在長安,上有華清宮。秦道,言長安外之官道。
宮臺光錯落,裝畫偏峯嶠:回望長安也。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啼笑,花開若啼笑也。
香氣下髙廣,鞍馬正華耀:見他人意氣也。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雞棲車,陋車,〈〈後漢書〉〉:"車如雞棲馬如狗。"少風調,不劃耀,少風度也。
心曲語形影,秪身焉足樂:心曲,心內也。《詩》:"亂我心曲。"秪,茲也;或,只也。
豈能脫負擔,刻鵠曽無兆:負擔,揹負世俗之事也。刻鵠,〈〈後漢書〉〉,馬援令侄學龍伯高,縱"刻鵠不成,尚類騖也。"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纛,大旗也。
龍皮相排戞,翠羽更蕩掉:龍皮,柏樹皮也。排戞,排列也。蕩掉,搖盪也。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笑貎:驅趨,猶急驅也。
花蔓閡行輈,縠煙瞑深僥:閡,隔也。行輈,行車。輈,車轅。縠煙,煙如薄紗也。深僥,幽深小徑。徼,小路。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家老,家中長者。此言母也。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聽講,退而聽講佛經也。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出柙虎,出籠之虎。柙,大木籠也。霧豹,《列女傳》雲:"陶大夫妻曰:妾聞南山有玄,霧雨七日不下食,何也?欲以澤其毛衣而成其文章,故藏以逺。"
韓鳥處繒繳,湘鯈在籠罩:韓鳥,自謂也。蓋昌谷,戰國時屬韓地也。或,吳正子以爲用韓馮鳥事。韓馮鳥,見前注。繒繳,繫於箭上之絲繩也。鯈,小白魚也。籠罩,捕魚具也。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無廓落,不能釋懷也。廓落,闊也。
序
春歸昌谷爲李賀作品,有黎簡評曰:此篇章法甚老。六句重結句。旱雲,作奇峯也。膽腸句,重第八句。旱景着浩浩二字,怕人。宮臺六句,罔肯念亂之意,詞特深婉。忽插入太華一段,於老柏更描寫,六句與上宮臺六句喧寂相對,以況己之無聊。重老字韻·闕名評曰:此篇章法大端,似竊法於杜之北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束髮:指年少時。
- 終軍:指終南山的隱士。
- 乘傳:乘坐傳車,指做官。
- 顏子:指顏回,孔子弟子。
- 天網:比喻國家的法律。
- 矯士:剛直的人。
- 慅慅:憂愁不安的樣子。
- 逸目:放眼。
- 駢甘華:指美好的景色。
- 羈心:旅人的心情。
- 荼蓼:苦菜和蓼草,比喻艱難困苦。
- 岑岫:山峯。
- 赬玉盤:紅色的玉盤,比喻初升的太陽。
- 張鶴蓋:張開像鶴翅一樣的車蓋。
- 兔目官槐:指槐樹的嫩葉。
- 發軔:啓程。
- 驪山:山名,在今陝西省。
- 秦道:指通往秦地的道路。
- 裝盡偏峯嶠:裝飾着各種山峯。
- 縠煙:細霧。
- 閡行輈:阻礙行車的道路。
- 縠煙暝深徼:細霧籠罩着深遠的邊界。
- 柙虎:關在籠子裏的虎。
- 藏霧豹:隱匿在霧中的豹。
- 矰繳:捕捉鳥獸的網。
- 湘鯈:湘江中的魚。
- 廓落:空曠。
翻譯
年少時剛剛開始讀書,就憂慮自己謀生的道路開始得太晚。像終南山上的隱士還未曾出仕,顏回那樣的賢人也已經老去。國家的法律雖然崇高廣大,但剛直的人常常感到憂愁不安。放眼望去是美好的景色,但旅人的心情卻像苦菜和蓼草一樣艱難困苦。二三月的旱雲,山峯顛倒錯亂。誰揭開了紅色的玉盤,東方的太陽發出紅光。春天氣溫升高,張開像鶴翅一樣的車蓋,槐樹的嫩葉還很小。思慮過度,面如病態,內心痛苦如腸絞。在京城的心境紛亂,夜晚夢見回家的次數很少。從東門出發,天地間一片浩蕩。青樹覆蓋着驪山頭,花風充滿了通往秦地的道路。宮殿和臺閣光彩錯落,裝飾着各種山峯。細綠和團紅的花朵,在路上雜亂地開放,彷彿在啼笑。香風從高廣的地方吹下,鞍馬正顯得華麗耀眼。獨自乘坐簡陋的雞棲車,自覺缺少風采。心中的話語和形影,孤獨的身體怎能快樂。怎能擺脫負擔,刻畫鶴的預兆從未出現。在幽靜的太華山側,老柏樹如同樹立的大旗。龍皮相互摩擦,翠羽更加搖曳。驅車奔波,面容憔悴,眺望瀏覽,勉強保持容貌。花蔓阻礙行車的道路,細霧籠罩着深遠的邊界。年輕健壯卻無所成就,回到家愧對家中的老人。聽講依偎在大樹下,觀書臨近曲折的池沼。知道自己不是出籠的虎,甘願做隱匿在霧中的豹。韓地的鳥兒處在捕捉的網中,湘江的魚兒在籠罩之下。在狹窄的道路上行走沒有空曠,壯士徒然輕率急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賀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李賀以終南山隱士和顏回自比,表達了對未能早日謀求功名的遺憾。他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旱雲、岑岫、赬玉盤等,來映射自己內心的苦悶和迷茫。詩的後半部分,李賀通過對宮臺、花蔓、縠煙等景象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在京城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家鄉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才華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