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蕭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 聞君秉高節,而得奉清顏。 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 處腴能不潤,居劇體常閒。 去詐人無諂,除邪吏息奸。 欲知清與潔,明月照澄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德:至高的德行。
  • 安仁:安於仁道。
  • 秉高節:持有高尚的節操。
  • 奉清顏:侍奉清廉的面容,指與清廉的人交往。
  • 鴻漸升儀羽:比喻人的地位逐漸提高,如鴻鵠展翅高飛。
  • 牛刀:比喻大才。
  • 列下班:指在官場中任職。
  • 處腴能不潤:身處富饒之地而不被其誘惑。
  • 居劇體常閒:身處繁忙之地而心境常閒。
  • 去詐人無諂:去除欺詐,人就不會諂媚。
  • 除邪吏息奸:除去邪惡的官吏,奸邪之事就會停止。
  • 明月照澄灣:比喻清廉正直如明月照耀清澈的灣水。

翻譯

至高的德行如同流水般自然,安於仁道則如山嶽般堅定。 聽說你持有高尚的節操,能夠與你這樣的清廉之人交往。 你的地位逐漸提高,如鴻鵠展翅,大才如牛刀在官場中任職。 身處富饒之地而不被其誘惑,身處繁忙之地而心境常閒。 去除欺詐,人就不會諂媚;除去邪惡的官吏,奸邪之事就會停止。 想要知道清廉與正直,就像明月照耀清澈的灣水一樣明瞭。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贈給一位名叫蕭少府的官員的。詩中讚美了蕭少府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風,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如「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等,形象地描繪了蕭少府的德行和爲人。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明月照澄灣」的意象,強調了清廉正直的重要性,表達了對蕭少府的敬仰和期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孟浩然的詩歌才華和人文情懷。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