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午:正午。
- 阡陌:田間的小路,這裏泛指道路。
- 中貴:宦官。
- 甲宅:高級官員的住宅。
- 冠蓋: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的服飾和車輛。
- 虹蜺:彩虹。
- 怵惕:恐懼警惕。
- 洗耳翁:指許由,傳說中的隱士,因其洗耳而得名,這裏比喻清高的人。
- 堯:古代的賢君。
- 蹠:古代的惡人。
翻譯
大車揚起塵土,正午的道路變得昏暗。 宦官們擁有大量黃金,他們的住宅高聳入雲。 路上遇到鬥雞的人,他們的服飾和車輛光彩奪目。 他們的鼻息彷彿能衝破彩虹,行人們都感到恐懼和警惕。 世上如果沒有像洗耳翁那樣清高的人,誰還能分辨出賢君堯和惡人蹠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社會中權貴階層的奢華和傲慢,以及普通百姓對此的恐懼和無奈。詩中通過對比大車揚塵和宦官的黃金甲宅,以及鬥雞者的冠蓋輝赫和行人的怵惕,深刻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階層的對立。最後兩句以洗耳翁、堯與蹠的典故,表達了對清高之士的懷念和對社會道德淪喪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對時弊的深刻洞察和對正義的執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