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

· 李白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 朝爲斷腸花,暮逐東流水。 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 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 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餘輝半城樓。 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 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讎。 何如鴟夷子,散發棹扁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津:指洛陽的天津橋。
  • 千門:形容桃李盛開的地方很多。
  • 斷腸花:形容花美到令人心碎。
  • 東流水:比喻時間的流逝。
  • 相續流:連續不斷地流動。
  • 謁帝:朝見皇帝。
  • 羅公侯:衆多的貴族。
  • 西上陽:指上陽宮,在洛陽。
  • 馀煇:餘暉。
  • 衣冠:指官員的服飾。
  • 皇州:指京城。
  • 辟易:退避。
  • 橫嵩丘:比喻志氣高遠。
  • 列鼎:擺設豐盛的宴蓆。
  • 錯珍羞: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珍貴的食物。
  • 趙舞:趙地的舞蹈。
  • 齊謳:齊地的歌曲。
  • 紫鴛鴦:指珍貴的鳥類。
  • 庭幽:庭院深処。
  • 愆尤:過失,錯誤。
  • 黃犬:指秦朝丞相李斯臨刑前感歎不能再牽黃犬出東門。
  • 綠珠:指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綠珠,因拒絕權貴而被殺。
  • 鴟夷子:指春鞦時期的範蠡,功成後隱退,泛舟五湖。
  • 櫂扁舟:劃著小船。

繙譯

在洛陽的天津橋上,三月時節,桃李盛開,美得令人心碎。早晨還是美麗的花朵,傍晚就隨東流水而去。前水後水,古今都是如此連續不斷地流動。橋上的人年年更換,新人不是舊人。

雞鳴時分,海色初動,貴族們紛紛去朝見皇帝。月亮落下,上陽宮的餘暉照亮了半座城樓。官員們的服飾在雲日下閃耀,朝會結束後,他們在京城中散去。他們的鞍馬如同飛龍,黃金裝飾的馬頭閃閃發光。行人紛紛退避,他們的志氣高遠如嵩山。

進入高堂,宴蓆上擺滿了珍貴的食物。香風中趙地的舞蹈,清琯中齊地的歌曲。七十衹紫鴛鴦,雙雙在庭院深処嬉戯。他們日夜行樂,自言可以度過千鞦。

但功成之後不退隱,自古以來多有過失。黃犬衹能空自歎息,綠珠成了仇敵。何不像範蠡那樣,散發泛舟,逍遙自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洛陽的繁華景象,通過對比朝代的更疊和人生的無常,表達了詩人對於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唐朝貴族的生活場景,同時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引用,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哲理。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是李白詩歌中的佳作。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