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
春晴憑水軒,仙杏發南園。
開蕊風初曉,浮香景欲暄。
光華臨御陌,色相對空門。
野雪遙添淨,山煙近借繁。
地閒分鹿苑,景勝類桃源。
況值新晴日,芳枝度彩鴛。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杏:指杏花,因其美麗如仙,故稱。
- 南園:指南麪的園子。
- 開蕊:花蕾開放。
- 浮香:飄散的香氣。
- 景欲暄:景色顯得溫煖。
- 光華:光彩。
- 禦陌:皇宮前的道路。
- 色相:指杏花的顔色和形態。
- 空門:彿教寺廟,也泛指彿門。
- 野雪:比喻杏花如雪。
- 山菸:山間的霧氣。
- 鹿苑:鹿的棲息地,這裡指幽靜的地方。
- 桃源:桃花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彩鴛:彩色的鴛鴦,這裡指美麗的鳥類。
繙譯
在春日的晴朗中,我依靠在水邊的亭子裡,看到仙境般的杏花在南園中盛開。 花蕾在清晨的風中緩緩開放,飄散的香氣讓景色顯得更加溫煖。 杏花的光彩照耀在皇宮前的道路上,其顔色和形態與彿門中的靜謐相映成趣。 遠処的杏花如同野外的雪,增添了一份純淨,而近処的山間霧氣則讓景色更加繁複。 這裡幽靜得如同鹿的棲息地,景色之美勝似桃花源。 何況正值新晴的日子,美麗的枝頭上有彩色的鴛鴦飛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曲江亭邊杏花盛開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杏花的美麗和春日的生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仙杏”、“野雪”、“山菸”等,營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春日世界。同時,通過對“空門”、“鹿苑”、“桃源”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美好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