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

·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元夜:中元節之夜,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等。
  • 金粟:桂花的別稱。
  • 月娥:即嫦娥,傳說中月宮裏的仙女。
  • 翠鬟:古代婦女環形的髮式。
  • 蘭麝:蘭與麝香,指名貴的香料。

翻譯

在江南的水寺中元節的夜晚,在桂花欄邊看到了如嫦娥般的女子。紅燭的影子搖曳使那如仙的姿態彷彿臨近,環形髮髻的光芒晃動吸引着衆多人觀看。香氣飄滿華麗的宮殿凝聚着名貴的香料氣息,露水環繞着輕盈的衣服夾雜着各種綾羅綢緞。湘水在夜空下而巫峽那麼遙遠,不知道回去的路該怎麼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元節夜晚江南水寺中的情景。詩人營造出一種神祕而迷人的氛圍,通過「月娥」「紅燭」「翠鬟」「香飄」等元素的描寫,展現出一幅優美的畫面,有美麗的女子、濃郁的香氣、華麗的場景。最後兩句流露出一種在這美好情境中的迷茫之感,「湘水夜空巫峽遠」通過空間的轉換增添了意境的深邃,同時「不知歸路欲如何」也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悵惘之情。整體上色彩豐富、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和美感。

李郢

唐京兆長安人,字楚望。初居杭州,以山水琴書自娛,疏於馳競。宣宗大中十年,登進士第。累闢淮南等使府。懿宗鹹通末,官至侍御史。後歸越,爲從事。工詩,七律尤清麗可喜,爲時人所稱。有集。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