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朝乘汴河流,夕次譙縣界。 幸值西風吹,得與故人會。 君學梅福隱,餘從伯鸞邁。 別後能相思,浮雲在吳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往,到。
  • :住宿,停留。
  • 梅福:漢代人,曾棄官隱居。這裏「君學梅福隱」指友人像梅福一樣有隱居的志趣。
  • 伯鸞:東漢梁鴻的字,他與妻子孟光隱居避世以耕織爲業。「餘從伯鸞邁」是說自己要像梁鴻一樣遠去漂泊,過隱居般的遊歷生活 。
  • 吳會:指吳郡和會稽郡,在今江蘇、浙江一帶。

翻譯

清晨我乘船沿着汴河順流而下,傍晚時便停留在譙縣的地界。很幸運恰逢西風吹送,讓我能夠與老朋友相會。你效仿梅福隱匿於世,我跟隨伯鸞的腳步遠遊四方。分別之後若還能相互思念,那時我大概如悠悠浮雲漂泊在吳會之地。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前往吳越之地前,留別譙縣張主簿和申屠少府所作。開篇「朝乘汴河流,夕次譙縣界」,簡潔明快地交代了行程,朝發夕至,展現出旅途的輾轉。「幸值西風吹,得與故人會」,一個「幸」字,傳遞出因能與老友相聚的驚喜與慶幸。

詩的後半部分,「君學梅福隱,餘從伯鸞邁」將友人的隱世之意和自己的漂泊遠遊志向進行對照,展現出不同的人生選擇。最後「別後能相思,浮雲在吳會」借景抒情,以「浮雲」自比,既表達了自己漂泊無定的處境,又寄寓了別後的深切相思,情真意長,給人以悠然的遐想空間。整首詩語言自然流暢,感情真摯質樸,將分別之情、各自志向融入樸實的詩句之中,別有一番清淡高遠的意境 。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