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無相寺

· 李白
頭陀懸萬仞,遠眺望華峯。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 禪牀今暫歇,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曉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頭陀(tóu tuó):指苦行僧。
  • 懸萬仞:形容山峯極高。
  • 華峯:指華山。
  • 聊借:暫且借用。
  • 金沙水:指清澈的溪水。
  • 九芙蓉:比喻九座山峯,如同九朵盛開的芙蓉花。
  • 煙嵐(yān lán):山中的霧氣。
  • 踏屐(tà jī):穿着木屐行走。
  • 雙龍:可能指山中的兩條溪流或道路。
  • 禪牀:僧人打坐的牀。
  • 枕月:比喻夜晚枕着月光睡覺。
  • 臥青松:在青松下休息。
  • 呼鳥:鳥的叫聲。
  • 恍來:彷彿傳來。
  • 報曉鍾:清晨寺廟的鐘聲。

翻譯

苦行僧站在極高的山峯上,遠遠地望着華山。 暫且借用清澈的溪水,洗淨眼前九座如芙蓉般的山峯。 隨着山中霧氣的流動,穿着木屐走過兩條如龍般的道路。 明天去登高,不知道哪位山僧會與我同行? 今晚暫且在禪牀上休息,枕着月光在青松下安睡。 更深時聽到鳥兒的叫聲,彷彿是清晨寺廟的鐘聲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白在無相寺的夜晚,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禪意生活的嚮往。詩中,「頭陀懸萬仞」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則通過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淨化和讚美。後半部分則轉向對禪意生活的描繪,通過「禪牀今暫歇,枕月臥青松」等句,傳達出詩人對寧靜生活的渴望和對清晨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