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冬至

· 張弼
今年冬至暖於春,細雨空階草色新。 應是蒼天憐赤子,無衣無褐未爲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丙午: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赤子:原指初生的嬰兒,這裏指百姓。
  • 無衣無褐:出自《詩經·豳風·七月》,意指沒有衣服和粗布,形容生活貧困。

翻譯

今年的冬至感覺比春天還要溫暖,細雨灑在空曠的臺階上,草色顯得格外新鮮。 應該是蒼天憐憫百姓,即使沒有衣服和粗布,也不算是真正的貧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時節的景象,雖然時節已至深冬,但天氣卻異常溫暖,細雨滋潤着大地,草色顯得生機勃勃。詩人通過這種反常的氣候現象,表達了對蒼天慈悲的感激之情,認爲即使百姓生活簡樸,只要天時地利人和,就不算是真正的貧窮。詩中透露出一種樂觀和感恩的心態,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