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氏兄弟同赴會試

· 張弼
而翁衣繡肅南都,玄武湖頭劍影孤。 有子聯芳如二宋,傳家應不愧三蘇。 鵠立蘭臺同進卷,雁行楓陛聽傳臚。 倚門人望書頻寄,忠孝齊稱大丈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而翁:你的父親。
  • 衣繡:穿着錦繡的衣服,指官服。
  • 肅南都:嚴肅地治理南京。
  • 玄武湖:位於南京的一個湖泊。
  • 劍影孤:形容孤獨,劍影象徵武士或官員的孤獨。
  • 二宋:指宋代的宋祁和宋庠,兩人都是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三蘇:指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三人都是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鵠立:像天鵝一樣站立,形容姿態端莊。
  • 蘭臺:古代官署名,這裏指朝廷。
  • 進卷:提交試卷,指參加科舉考試。
  • 雁行:像雁羣一樣排列,形容整齊有序。
  • 楓陛:指朝廷的臺階,象徵朝廷。
  • 傳臚:科舉考試中的一種儀式,宣佈考試結果。
  • 倚門人:指在家等待的人,這裏可能指董氏兄弟的家人。
  • 忠孝:忠誠和孝順,是中國傳統美德。

翻譯

你的父親在南京穿着官服嚴肅地治理,玄武湖邊他的劍影顯得孤獨。 你們兄弟倆聯袂成名,如同宋代的宋祁和宋庠,傳承家風,不愧於三蘇。 你們像天鵝一樣端莊地站在朝廷,一同提交試卷,像雁羣一樣整齊地排列在朝廷臺階上,等待宣佈考試結果。 在家等待的人希望你們能頻繁寄回書信,你們以忠誠和孝順著稱,是大丈夫的典範。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弼爲送別董氏兄弟同赴會試而作。詩中,張弼讚美了董氏兄弟的家世和才華,將他們比作宋代的文學家宋祁、宋庠和蘇洵、蘇軾、蘇轍,表達了對他們未來的期望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比喻,如「劍影孤」象徵孤獨和堅定,「鵠立蘭臺」和「雁行楓陛」則形象地描繪了兄弟倆在朝廷中的形象。最後,詩人希望他們能保持忠誠和孝順,成爲真正的大丈夫。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董氏兄弟的美好祝願。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