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

· 張弼
聞名久矣未聞聲,空歷湖湘數月程。 應是長鳴人不信,合從草莽自潛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鷓鴣:一種鳥,其鳴聲獨特,常被用來象征某種情感或境遇。
  • 空歷:白白地經歷。
  • 湖湘:指湖南一帶。
  • 郃從:應該,理應。
  • 草莽:草叢,指偏僻或隱蔽的地方。
  • 潛形:隱藏形跡。

繙譯

我久聞鷓鴣之名卻未曾聽其聲, 白白地經歷了數月湖湘之旅。 應該是它的鳴叫聲人們難以相信, 所以它選擇在草叢中自行隱藏形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鷓鴣這一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未聞其聲的遺憾和對鷓鴣隱藏自己的理解。詩中“空歷湖湘數月程”一句,既展現了詩人的旅途經歷,又暗含了對鷓鴣聲的渴望。後兩句則通過推測鷓鴣的行爲,傳達了一種對隱匿生活的認同和尊重。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感悟。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