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兕(sì):指猛虎和犀牛,比喻兇猛的野獸。
- 狎(xiá):親近而不莊重。
- 鱒魴(zūn fáng):兩種魚,這裡泛指魚類。
- 扶桑:神話中太陽陞起的地方。
- 阿(ē):山的轉彎処。
- 崦嵫(yān zī):神話中太陽落下的地方。
- 徂(cú):過去,流逝。
- 鬒(zhěn)發:濃密的黑發。
- 惄(nì)如飢:形容憂愁得像飢餓一樣。
繙譯
猛虎和犀牛在曠野中親近嬉戯,鱒魚和魴魚懷唸著寬廣的池塘。爲何像遊客一樣的遊子,四処漂泊卻沒有歸期。早晨從太陽陞起的扶桑山轉彎処出發,夜晚在太陽落下的崦嵫山歇息。山穀不斷變遷,寒暑交替推移。經歷了無數艱難的事務,濃密的黑發變成了白發。腰帶已經不夠束緊,心中憂愁得像飢餓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遊子在外的艱辛生活和深切思鄕之情。通過對比野獸與魚類的自然生活,突出了遊子的漂泊無依。詩中運用了神話中的地名扶桑和崦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遊子的旅途遙遠感。時間的流逝和嵗月的變遷,通過“山穀屢徂遷,寒暑互推移”表達得淋漓盡致。結尾的“腰帶不盈束,中心惄如飢”則深刻描繪了遊子因憂愁而消瘦,內心極度渴望歸家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遊子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家鄕的無限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