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八首

有鼓不自鼓,有琴不自彈。 端居習清燕,闃寂寡所歡。 寒泉盤戶碧,墜葉滿庭丹。 采采芙蓉花,雲露何漙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居:安居,閑居。
  • 清燕:清閑安逸。
  • 闃寂:寂靜無聲。
  • 寡所歡:缺少歡樂。
  • 磐戶:環繞門戶。
  • 採採:採了又採,形容茂盛或頻繁的樣子。
  • 漙漙(tuán):形容露水多。

繙譯

我有著鼓卻不自己敲打,有著琴卻不自己彈奏。安居在家,享受著清閑安逸的生活,四周寂靜無聲,缺少歡樂。寒冷的泉水環繞著門戶,碧綠清澈,落葉鋪滿了庭院,一片紅色。我採了又採那盛開的芙蓉花,雲間的露水多麽豐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甯靜而淡泊的郊居生活。詩人通過“有鼓不自鼓,有琴不自彈”表達了對於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選擇了一種清靜的生活方式。詩中的“寒泉磐戶碧,墜葉滿庭丹”以色彩對比鮮明地勾勒出了鞦日的景象,而“採採芙蓉花,雲露何漙漙”則進一步以自然之美來象征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的曏往和享受。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