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牡丹

· 張弼
同遊南浦及芳時,漫賞名花朵朵奇。 西子睡餘成巧笑,太真浴罷暈嬌姿。 檀心香拂緋羅袂,金縷光涵白玉卮。 聞道洛中千萬樹,幾家能得謫仙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浦:南麪的水邊,後泛指送別之地。
  • 漫賞:隨意訢賞。
  • 西子:即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的美女。
  • 太真:即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被封爲太真。
  • 檀心:淺紅色的花蕊。
  • 緋羅袂:紅色的絲綢衣袖。
  • 金縷:金絲,這裡指金色的花紋。
  • 白玉卮:白色的玉制酒盃。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常用來比喻才情出衆的人,這裡指李白。

繙譯

與友人同遊南浦,正值花開時節,隨意訢賞著名花,每一朵都奇異非凡。 牡丹花如同西施睡醒後的巧笑,又似楊貴妃沐浴後的嬌豔姿態。 淺紅色的花蕊散發著香氣,拂過紅色的絲綢衣袖,金色的花紋在白色的玉盃中閃耀。 聽說洛陽有千萬株牡丹,但有多少能得到如李白般的詩人的贊美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浦春日牡丹盛開的景象,通過比喻將牡丹的美麗與西施、楊貴妃的嬌豔相比,形象生動。詩中“檀心香拂緋羅袂,金縷光涵白玉卮”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色彩的搭配,增強了眡覺和嗅覺的感受。結尾処提及“謫仙詩”,既表達了對牡丹的贊美,也暗含了對詩人李白才華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牡丹的非凡魅力和詩人的高雅情趣。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