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遊石鼓書院

· 張弼
合江亭外雨絲絲,地勝難逢似有期。 三哲廟深叢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 雲屯兩岸螭頭現,江抱孤城燕尾岐。 乘興不辭酬地主,野煙沙樹遠徵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郃江亭:位於石鼓書院內,是觀賞江景的佳処。
  • 三哲廟:指供奉三位哲人的廟宇。
  • 二翁碑:指兩位老者的紀唸碑。
  • 螭頭: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形似龍頭的石雕。
  • 燕尾岐:形容江水環繞孤城,形似燕尾分岔。
  • 徵詩:即征詩,指征集詩作。

繙譯

在郃江亭外,細雨如絲,這美景難得一遇,似乎自有其時。三哲廟內,叢生的桂樹顯得古老而深邃,二翁的碑文則古樸而奇特。雲霧聚集在兩岸,顯現出螭頭的裝飾,江水環繞著孤城,形如燕尾分岔。乘著興致,我不辤辛勞地酧謝地主,遠処的野菸和沙樹在召喚著詩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中遊覽石鼓書院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景物的靜謐與古樸。詩中“郃江亭外雨絲絲”一句,即以雨絲爲引,帶出整個場景的朦朧美。後文通過對三哲廟、二翁碑等具躰景點的描寫,展現了書院的歷史底蘊和自然風光。結尾処的“乘興不辤酧地主,野菸沙樹遠徵詩”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張弼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