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山

· 張弼
首路昆崙頂,狄公安在哉。 斬關深夜入,犒宴上元開。 蠻寨威猶懾,炎邦勢可回。 千秋誰復振,寒日下荒臺。
拼音

所属合集

#崑崙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崙(lún):即崑崙山,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山,位於西部地區。
  • 首路:指開始行走的道路。
  • 狄公:指古代的狄仁傑,唐代著名政治家、法官,以智謀和公正著稱。
  • 斬關:攻破關隘。
  • 犒宴:以酒食慰勞軍隊或賓客。
  • 上元:指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 蠻寨:指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 威猶懾:威勢仍然令人畏懼。
  • 炎邦:指南方炎熱之地。
  • 勢可回:指形勢可以扭轉。
  • 千秋: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 寒日:寒冷的陽光。
  • 荒臺:荒廢的臺基,指廢棄的建築物。

翻譯

開始行走於崑崙山的頂峯,狄仁傑又在哪裏呢? 在深夜攻破關隘,元宵節的宴會慰勞將士。 邊遠民族的寨子依然威風凜凜,南方的炎熱之地形勢可以扭轉。 千百年來誰能再次振興,寒冷的陽光照在荒廢的臺基上。

賞析

這首作品以崑崙山爲背景,通過對狄仁傑的懷念,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斬關深夜入,犒宴上元開」描繪了歷史上的英勇事蹟,而「蠻寨威猶懾,炎邦勢可回」則展現了邊疆的威嚴和國家的希望。結尾的「千秋誰復振,寒日下荒臺」則透露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英雄時代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和未來的深刻思考。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